(二)欺骗客户、怂恿退保:这些人会编造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来欺骗消费者,比如谎称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保险公司存在欺诈”,或者吓唬消费者说“继续持有保单将蒙受经济损失”等等。他们全然不顾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只是一味地挑唆、怂恿消费者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而很多消费者缺乏专业的保险知识,听到这些话后,往往容易心生疑虑,进而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做出错误的退保决定。
(三)控制客户、非法牟利:他们会向消费者谎称可为其办理“全额退保”,利用消费者想要减少损失、获取更多利益的心理,怂恿消费者签署代理服务协议。一旦消费者签了字,他们就开始牟取高额手续费,有些甚至变本加厉,截留侵占退保资金,让消费者不仅没能得到所谓的“全额退保”款项,还平白无故损失了一大笔钱,可谓是损失惨重。
(四)造假证据、对保司施压:这些不法分子还会教唆消费者按照他们提供的“指导话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去诱骗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回复,然后拿着这些回复作为所谓的“证据”,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他们企图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段来对保险公司施压,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全然不顾这样的行为是违反诚信原则和相关规定的。
(五)切断联系、反复施压:更为恶劣的是,他们会挑唆消费者拒接保险公司的电话,切断消费者正常的维权通道。让消费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后,他们再通过煽动消费者恶意投诉的方式,持续向保险公司施压,试图逼迫保险公司就范,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而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成了他们的“棋子”,被利用却还浑然不知。
小主,
风险提示
“代理退保”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害,甚至可能涉及违法犯罪,如果消费者轻信了“代理退保”的这些套路,那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诸多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一)保险责任随着退保而丧失: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其存在的意义深远且重大。它宛如一把坚固的盾牌,默默地守护着人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然而,一旦选择退保,这把盾牌便会瞬间消失,投保人之前所拥有的所有保险权益也随之烟消云散。
以常见的情况为例,如果一个人购买了医疗保险,那么当他不幸生病住院时,原本可以依靠这份保险来减轻医疗费用带来的沉重负担。但若是中途退保,这种赔付的保障就不复存在了。再比如意外险,当人们遭遇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时,如车祸、摔伤等,原本能够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但由于退保,这些保障都化为泡影。
想象一下,在没有任何保险保障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就如同暴露在狂风暴雨中的孤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汹涌澎湃的风险浪潮吞噬。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每一次的降临都可能成为一场灾难。而此时,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或赔偿金额,被保险人只能独自承担,那种压力和无助感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心存侥幸,认为自己不会这么倒霉碰上那些事情,但风险往往是难以预料的,谁又能保证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呢?等到真正遭遇困境的时候才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那时恐怕已经为时过晚,再多的悔恨与自责也无济于事了。所以说,退保绝不是一件轻率的决定,我们应当慎重对待保险,让它始终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