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也从疲惫中回转过来神思,抬眸,看向平儿,道:“我不饿,你们去吃吧。”
站在堂中的香菱,听到里面两人的对话,忍不住瞥了一眼贾芸,见少年坐在椅上沉思,便又默默出去了。
过了会儿,送来几道小菜和清粥轻轻放在桌上,也不走,也不说话,只是看着躺在那里,闭目养神的少年。
“二爷,用饭。”香菱把半碗粥捧在手中,拿起勺子,道。
贾芸睁眼看了看,香菱一双眼睛此刻单纯清澈,眸子里却有种特别韵味。
实在是个养眼的人儿。
“我不饿,你自己吃。”贾芸温和的说完,摆摆手,他此刻正在思索关于明日去荣国府给黛玉送信的事。
香菱端着碗,在旁边站了会儿,看到贾芸闭着眼睛不搭理自己,默默又将饭菜端出去。
过了一会儿,又送一份热的,再次小声说道:“二爷,用饭吧。”
贾芸看向那俏丽白腻的脸蛋儿,没法子了:“若是我今儿不吃,你是不是便会不停送来?”
香菱眸子柔柔的看向贾芸,也不说话,不过态度大概是如此。
贾芸无奈起身,捏了捏香菱白皙滑嫩的脸蛋儿,将粥和菜吃个干净。
香菱见贾芸吃完,她才收拾好碗筷出去了。
看着温和的姑娘,怎么这么倔。
这样显得自己大男人有些矫情,忍不住老脸一红。
晴雯在外面抱着胳膊,看着香菱又送,摇摇头,杏眸微挑:“二爷也真是的,香菱这都还未用饭呢。”
第二日,贾芸穿戴整齐,拿着捎给黛玉的家书就要出门,毕竟是林如海亲自所托,只好自己亲自去送。
这边厢,贾芸与将军府门口的管事寒暄着,正要向荣国府行去,忽而就见宁景街十余骑快马而来,簇拥着一个年轻无须的内监,策马扬鞭而来,街上行人纷纷避让。
内监行至近前,手中高高举着一封圣旨,高声喊道:“贾芸接旨。”
贾芸面色微讶,看向为首的太监戴权。
此刻,听闻圣旨突然来到,周围的百姓、士绅面色倏变,也纷纷跪在远处见礼候旨,心头惊疑不定。
贾芸这时候也顾不上到府里去摆什么香案,显然那戴权并不介意,直接将圣旨展开。
“臣,贾芸接旨。”
贾芸高声说着,行大礼而见,府门口内侍皆整齐下跪。
戴权随即唰地展开绢帛,在满场鸦雀无声中,随着诏旨的文字,以尖锐清细的声音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东南倭寇之难,卿贾芸为良将,倭寇屡次犯我汉家之土,前有东南水师数次而败。江浙百姓死伤,震悚朝野,盖有勇武机谋之将臣。
今以龙虎将军贾芸,提为从一品二等昭武将军职,俸银三百八十五两,禄米三百八十五斛,封爵宁海侯,食禄一千二百石,替君分忧。
特命,贾芸任都指挥使,领四卫一营中的羽林左卫与羽林右卫,张龙与赵虎分提为羽林左卫与羽林右卫百户,钦此!”
贾芸微愣,当初不是说给一品镇国将军,怎么变成从一品昭武将军,难道是因封侯的问题。
不过,他实在是没想到封侯,还以为是个伯,没想到是侯。
吴王和忠顺王也是很给力的。
四卫一营,是京城禁军,分为羽林左卫,羽林右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合称合称四卫。
四卫营的军士称四卫军,共三千一百人,三个千户,六个百户,配合京营守卫皇城。
大景的都指挥使是负责卫营训练和后勤指挥。羽林左右卫主要是宫城巡夜和值守。
戴权宣完旨道:“宁海侯,还不谢恩?”
“臣贾芸,谢恩。”
双手接过圣旨,戴权看了眼贾芸笑道:“过些日子陛下会为宁海侯赐一座宁海侯府。”
贾芸道:“多谢戴相,请到府里喝杯茶。”
戴权摇头:“今儿就不必了,杂家还要去荣国府替陛下与贵妃娘娘传话,那宁国公府的贾蓉早早没了。”
贾芸闻言也不再多留,命人备了二百两银票交给戴权,低声道:“这几两银子戴相莫嫌少,喝茶用。”
戴权笑着点头,命内侍收下:“杂家便不客气了,宁国殿下所托,杂家也算是不负了。”
贾芸闻言一愣,这里面还有公主的功劳,当初在金陵时,自己曾让她助自己封个伯便可,最好还能做贾族之长…
不过有个侯爵便是很好了,剩下的靠自己就是。
贾芸从思绪中抽身出来,便想起刚才这戴权,说宁国公府的贾蓉没了!
贾芸有些懵,但随即打点了其他内侍,领了圣旨回府,死道友莫死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