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一旦回归关外荒漠,大玉儿不禁紧闭双眼,面对人口骤减的现状,大清的复兴之路恐遥不可及。

与此同时,明军大营一片欢腾,这三十万灵魂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重建国家的重要基石。给予适当的安置,待到数载休养过后,京都必然重现生机。

此刻,大玉儿深刻体会,一切已经结束。

炎阳炙烤下,成群结队的满人踏上了漫长而悲惨的归途,每一寸土地上都刻印着血泪。

月落星移,转眼一月已过,东直门下,正白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成为最后的告别者。他带领那群不成器的小辈们,径直向山海关行去,未曾回首。依约,正白旗仅存之力也被抛下。

直到郑亲王穿越山海关的身影消失,正白旗终于释出最后一拨明朝平民,清帝福临的圣旨紧随其后,命令正白旗放弃抵抗。

四万正白旗士卒,丧失战斗意志,在城外弃械投降。为期一月的人口互换盟约就此落幕。

野性与强悍终归被恐惧吞噬,力量是蛮族所能理解的唯—词汇!

忽然之间,一阵风声呼啸而来,狂风暴涌,如同天怒倾盆而下。顷刻间,京畿大地被淹没在暴雨倾泻之下,天地间弥漫白茫茫一片。

此时此刻,京师已沦为死寂之都。风雨洗涮后的世界,虽稍许凉爽,然而腐烂的气息仍四处飘荡,提醒着生灵的陨灭。

虽然山河重归于我,但遍地废墟景象仍触目惊心。

雨后的京城一片寂静,沈天石、朱慈烺、孙传庭三位将领缓缓走出大营,望向四周疮痍之境。东直门如犬齿般破败不堪,令他们一时语塞。

幸而故土得以守护,只要这片土地尚在,大明子孙定能让它再放光彩。重建家园的坚韧,乃是大明民族最为闪耀的品格。与清军破坏一切相比,更显明军建设之力。

“启程吧。”

再次投去一瞥那破碎的京城轮廓,沈天石轻挥手臂。为了避免瘟疫肆虐,他命令全体部队后退三十里。

幽暗的古老帝国,曾是繁荣的象征,今朝却沦为死亡之境。清军的遗骸堆积如山,犹如地狱之门敞开,沉寂在废墟之下,怨灵哀嚎,无人得以安息。

“这京城……何其哀哉。”沈天石,目光如剑,心中翻涌着愤懑,挥手间,放下兵器的数万正白旗降卒,被驱策去清理战场。在烈阳炙烤下,他们仿佛行走在亡者的幽界,唯有四万多魂魄,被迫穿梭于城中。

断壁残垣下,清军将士的尸骸暴露在空气中腐朽,一股恶臭弥漫于空无一人的京城,连风也为之屏息。岁月匆匆,战火平息,九月的末尾,一片萧瑟之中,唯独天津卫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