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洛阳造

对于这款洛阳新式火枪,沈天石评价道:“中规中矩。”

它虽非超前于时代,但也绝不逊色,足以满足扩充军队的需求,是目前凤威军的唯一选择。

自从葡萄牙舰队覆灭,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举侵扰南洋,来自欧洲的武器购买之路已被切断。如今,葡萄牙人只能在堡垒中坚守,凤威军的未来武器,只能依赖洛阳兵工坊自行生产。

"开始订制吧。"

沈天石立即签署文书,首批定制五万支洛阳火枪,正在扩张的凤威军急需这些先进武器。

他亟需装备来扩大军队规模。同时,命令洛阳兵工厂在葡萄牙工匠的帮助下培养人才,尝试仿造先进的轮转射击火枪。

兵工坊有了盈利和订单,便能培育出众多技艺精湛的工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崇祯十九年,大明的兵工产业开启了新篇章。

京师,东郊。

三层的皇家别苑戒备森严。

崇祯皇帝在园林中漫步,他越来越喜欢住在皇宫之外,每月大部分时间都在东郊度过。得益于沈天石的贡献,皇家生活惬意,不再缺乏金钱与士兵,每年都有盈余。

骆养性恭敬地站在他身旁。

崇祯皇帝很快停下脚步,问:"定南侯,伤势痊愈了吗?"

骆养性连忙回答:"禀陛下,已痊愈。"

"嗯......"

崇祯皇帝的心情错综复杂,既欣慰又失落,他松了口气,却又希望沈天石离世。帝王的心思最难揣摩。

这几天,关于沈天石的奏折堆积如山。

"擅自开启边境冲突......"

这个罪名太过严重,即便是冷漠无情的崇祯皇帝也觉得过分。何谓擅自开启边境冲突?

那可是我们大明的长江口... ...

如何,吾大光明王国的人民,我们的边疆守卫者在苍澜海岬遭到西方船只的猛烈轰击,这些朝廷文臣竟还沾沾自喜?

荣耀在此吗?

这些无耻的文士让崇祯陛下忍无可忍,他握紧权杖,怒火中烧,毫不犹豫地将数位文臣驱逐。

还赏赐了他们二十次殿杖之刑。

当场击毙一人,重创两人,整个世界瞬间沉寂无声。

在这个问题上,他与沈天石的看法难得一致,这些高贵的文臣们,除了自幼诵读圣贤经典,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别无长处。

这些清流翰林不通世故人情,不懂国家治理,一生致力于科举功名,一旦进入翰林院便自视甚高,满心计较私利,却连稻麦都辨不清。

如此之人掌权,如何能作出明智决策,管理好领地?于是,民众和国度便陷入了不幸。

沈天石曾经怎样形容他们?

崇祯陛下微微摇头。

沈天石称他们为精致的自我主义者,这个称呼新颖且耐人寻味,但却深刻揭示了他们的本质。

“唉。”

崇祯陛下轻轻叹息,思绪飘向了女儿的婚约,再过数月公主便及笄,嫁,或是不嫁?

崇祯帝若有所思,树欲静而风不止。

“陛下。”

这时,王承恩按捺不住,开口道:“前些日子,驸马已将慈云寺兵营的人全部撤走,转移到了松江。”

“嗯?”

崇祯陛下轻声道:“知道了。”

东郊的慈云寺有一所武学书院,专门传授兵法,由沈天石一手创立,如今也浩浩荡荡地迁离了。

“唉。”

王承恩与骆养性交换眼神,心中暗叹,皇上与驸马这对翁婿间的关系,时远时近,日渐疏离。

最无情,便是帝王之家。

同一时刻,南方,台湾府。

淡水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