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了与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往来,打通了与印度等东方国家的贸易。成立多个地区垄断性的商业集团纷纷前往非洲从事不平等的贸易掠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当世看不到成效,却有深远影响的举措。
然而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出现的问题也非常多。旷日持久的英西战争形势恶化、爱尔兰危机、埃塞克斯伯爵叛乱、农业歉收和饥荒、议会反专利权的风暴、不健全的地方政府及中央官僚机构的腐败、社会下层的贫困、流离失所的流民。
在英吹看来,英格兰经历的这些,仿佛都是上帝给英国的考验,是英国走向强大必须经历的考验,与英明的女王陛下没有半点关系。事实上这些事情是天灾还是人祸,一目了然。
往不好的方面说,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连最基础的保境安民都没有做到。
对外和西班牙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却收效甚微,长期战争使国家陷入了财政危机,最终不了了之,如果不是海洋这个天然屏障起到了作用,甚至有亡国之危。
对内则更是昏招频出。
在宗教问题上摇摆不定,宗教改革极其不彻底。使宗教问题时不时爆发一下,今天是天主教要复辟,明天是清教徒又要进一步改革,不断消耗国力,给后继者挖了一个大坑。
鼓励圈地运动,颁布迫害失地农民的血腥立法、徒工法和济贫法等,加剧城乡人民反抗不断的状况,更为之后埋下隐患。
在爱尔兰局势恶化的情况下,放纵宠臣埃塞克斯伯爵的暴行,进一步激化爱尔兰的矛盾。
在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镇压了爱尔兰叛乱的九年战争后,又采用焦土政策,假如有爱尔兰人被怀疑参加反抗,他就全家被杀,英军烧毁田野,破坏农庄,制造了一场空前的人为大饥荒。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使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仇恨、敌对和不信任几百年都没能消弭,这又是挖的一个跨越了几个世纪的大坑。
在本来就是自家的土地上,战后,搞焦土政策,这简直是有太想象力了。现任的英王詹姆斯一世,也是个脑子有泡的主。因为此前统治的是专制王权苏格兰,不了解英国议会,看不起议会下院。在位期间鼓吹君权神授,自认为是上帝的使者,任何人都不能冒犯自己。
就在前几天,詹姆斯一世险遭刺杀。一群亡命的英格兰乡下天主教人群想团灭国会,正好詹姆斯一世当天巡视国会大厦,他本来决定11月5日召开国会,起了疑心便派人去查看,果然发现了40桶炸药,并抓住了准备点炸药的盖伊·福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