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将门世家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67 字 11天前

大定建立后,太祖常威以金钱换军权,解除了节度使石守信对禁军的控制权。其余节度使也进行了类似的处理。

乾德三年,太祖下令,要求各地赋税除日常军费所需之外,全部运往中央,剥夺了节度使擅自处理地方赋税的财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把控。同年,又下令各州府选送精兵进入禁军,由中央直接统辖,使得节度使军权也被进一步削弱。

太平兴国二年,太宗则诏令所有节度使属下的各郡全部直属中央,节度使除所领一州之地外,不再管辖其他地区,而且朝廷开始派遣朝臣出任各地知州、知府,使得节度使管辖范围不断缩小,且不再负责本州政事,政治权利进一步削弱。

经过赵匡胤和赵炅的一再削弱,宋朝的节度使军、政、财大权丧失殆尽,最终彻底成为了荣誉性的虚衔,礼遇优厚,但却没有任何实权。

此后,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而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授予宗室、外戚、少数民族首领和文武大臣,对武将更是晋升的“极致”,多者可带两三镇节度使,礼遇优厚。而节度使带同内阁辅臣罢官到地方上带节度使虚衔,谓之使相,尤为荣耀。

经过太祖和太宗的一再削弱,大定的节度使军、政、财大权丧失殆尽,最终彻底成为了荣誉性的虚衔,礼遇优厚,但却没有任何实权。

节度使虽只是虚荣,并无实权,但领衔从二品,乃是武将极尊,地位不容小觑。而刘延庆官拜拜保信军节度使兼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全称叫侍卫亲军马军司副都指挥使,作为侍卫亲军马军统兵官之一,仅次于都指挥使,成为大宋禁军的高级将领。他既有虚荣又有实权,算得上是军中第一序列的将领。

嗯,征方腊时,统帅三军的是大太监童贯和谭稹。

斯时,童贯出任江淮荆浙宣抚使,负责征讨事宜,朝廷大军的战斗力比农民军还是高得多的,定军从出兵镇压到生擒方腊,前后只用短短数月。童贯因功迁为太师,改封为楚国公。可以说,童贯当太监当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是满级了。

方腊起事之初,谭稹首先奉命统军出征,后来童贯出任江淮荆浙宣抚使,谭稹才改任两浙制置使,两人共同带兵南下。

北伐征燕兵败后,崇宁帝想让童贯去养老,下诏解除童贯的兵权而为真三公,加封其为徐、豫两国公。接替童贯职务的正是谭稹,可见其深得皇帝信任。

不过得皇帝的信任是一回事儿,自己的才干就是另一回事儿了。事实证明,这俩仁兄的才干,也就能打打农民起义军,两人先后主持北方前线防务,在军国大事上那真是大哥别说二哥,一样的菜。

时人评论说:“隳坏军政……擅蓄禁民者,童贯始之,谭稹继之,则贯之罪大於稹审矣。”意思就是,这俩都不是好鸟,童贯还恶劣一点。

这俩统帅不拖后腿就不错了,大军能够顺利平定方腊起义,自然少不了诸多将领的功劳,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

其时,刘光世也参与其中,并得以因功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