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将门世家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67 字 11天前

冯过却不晓得此人是何方神圣,不懂就问:“吾孤陋寡闻,却是没听过这位刘钤辖?”

宗泽看冯过一眼,慨然道:“刘平叔出身将门世家,乃刘节度之子,熟谙兵事,屡建战功,吾观之必成我大定名将也。”

冯过恍然,饶是他再如何博闻强识,却也记不住所有“历史人名”,更何况是表字。

“平叔”乃是刘光世表字,保定军人士,保信军节度使刘延庆次子。人士。在那个时空,其乃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

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后率部抗金,但其“御军姑息,无克复志”,饱受诟病。绍兴七年,引疾罢去兵权。绍兴十年,再为三京招抚处置使。次年,罢为太保、万寿观使,累封杨国公。

绍兴十二年,刘光世去世,年五十四。追赠太师,谥号“武僖”。乾道八年,追封安城郡王。宋宁宗开禧元年,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中兴四将是指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着,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南宋高宗、孝宗、宁宗时期,朝廷相继追封了七位南宋初期的抗金将领为王,合称为“南宋七王”。这七位王爷分别是鄜王刘光世、蕲王韩世忠、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

虽然在后人看来,这七人的排名颇具讽刺意味,排名第一的是位逃跑将军,战功最为显着的岳飞、韩世忠却不是排名首位,但刘光世能同时名列“中兴四将”及“七王”,显然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在这个时空,刘光世的人生轨迹大致相同,所谓“将门世家”并非虚言。

在大定与西宁的战争中,大定大量地启用了陕西当地亲宋的少数族(谓之熟户)与西予对抗,除了如折氏家族那样收入禁军之列外,还组织了地方性的蕃兵部队。大致是按其部落设军事单位,首领为都军主、军主等,然后按其地域,合数部族为一都巡检所统领,同时各族首领是世袭的,正所谓“为首领者父死子继,兄死弟袭,家无正亲,则又推其旁属之强者以为族首,……其大首领,上自刺史,下至殿侍,并补本族巡检”。

刘怀忠官内殿崇班、阁门祗候。其子刘绍能天资鹫勇,辅之韬略,威名震于敌邻,功绩藏于盟府,追封鲁国公。刘绍能子刘永年特追封越国公。刘永年儿子刘延庆雄豪有勇,与西伐,立战功,积官至相州观察使、龙神卫都指挥使、鄜延路总管。迁泰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改承宣使。破宁人成德军,擒其酋赏屈,降王子益麻党征。拜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从童贯平方腊,节度河阳三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延庆娶葛氏、杨氏,三子分别为刘光国、刘光世、刘光远。

昌楚时,节度使权力极大,集军、民、财三权于一身,又经常以一人兼任两至三镇节度使,最多者达四镇,权力之大,古所未有。

五代时,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峰值,皇帝的废立都取决于节度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皇帝清一色都是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