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抡才大典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711 字 11天前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朝中重臣皆在场,监察御史素有“火眼金睛”之称,正黑着脸扮包大人呢,可万万不能被他们在小本本上记上那么一笔,惹不起哪。

大定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管理,监察百官,肃清整治,太祖建立了一套极其完备的监察制度,具体说来就是在历朝历代监察体制的基础上新增了六科给事中,并且在全国十三个行省设立十三道监察御史,形成了独特的台谏制度。

其实监察御史并不是大定的初创,建立于大昌,却在大定发扬光大。在大定,监察御史隶属于都察院,最高长官为都察御史,正二品,大九卿之一,但普通的御史官职并不高,是正七品官,权力范围却空前大,不论是国家大事,例如打仗、科举、教育,还是小事,如皇帝娶媳妇,太子出阁之类,监察御史都可以建言——

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劫,或封章奏勃。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屯在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盐,茶马,巡酒,巡关,攒运、印马、屯田。

那御史是怎么发挥监察职能的呢?监察御史们巡察视事,发现有不好的地方需要改进或者有不法之事,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大事奏裁,小事主断——

命监察御史、按察司分巡官,一二岁或二三岁照刷,所以革奸宄也。在内有京畿道,外各有按察司、分巡道,分颁降印信,皆为照刷文卷而设,尚虑岁久不举后将无稽,又钦定宪纲载照刷言状之条目,钦降诸司职掌,分照刷文卷之衙门,庙算神谋,周慎详密,所谓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者也,所谓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者也。

总之,得罪不起。

也正因如此,有那抗压能力弱的不免坐立难安——其实是趺坐着,面前一张小桌子,得保持姿势端正,几个时辰下来还真的是“劳其筋骨”了,却不至于“饿其体肤”。

考试到中午的时候,由光禄寺造办午餐,午餐规格如下:

每桌,茶食五楪,果子五楪,按酒五般,点心一楪,汤二品,饭一分,菜四色,酒五钟。进士每名馒头二个,汤一碗。礼部晚宴并早粥,用鹿一只,猪二口,羊三只,鹅十二只,熝猪肉八十斤。粳米三斗,火熏三腿,鸡蛋一百个,豆腐五十连,煮粥猪肉五斤。油、醋各二瓶,酱六斤盐十斤,细粉五十斤,花椒十两七钱,胡椒五两,香蕈、麻菇各五两,香油六斤,酒九十瓶。

可见,殿试酒饭是有固定份例和规制的,总体比较丰盛,可以满足考生及各类考官的身体需求。参试考生的午餐规格比考官简单,每人馒头两个,汤一碗。

别嫌午餐差,熬过这一关便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冯过先在稿纸上答卷,又慢慢的誊写到答题卷上。看看沙漏,已过了申时,这一天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再答卷,委实疲惫不堪,干脆举手示意答卷完毕,第一个出了集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