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君策侧耳聆听,微微皱眉,张谦弱低声道:“有孩子的声音。”突然门口那边传来细细簌簌的声音,一个老者带着方才为首的汉子和几个青壮汉子一同走了进来,看见了居然还有一个小道士和一个小和尚,那个老者明显愣了愣,然后使劲一跺手中的拐杖,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者哀叹一声:“作孽啊。”随后他一拐杖敲在那个汉子的头上,说赶紧给两位仙师解绑,张谦弱连忙顺势为君策和雷尚求情,于是几人又都莫名其妙地就从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宾。
那个老者亲自领着四人走出柴房,身后跟着那个挠着头不知所措的汉子,老者叹息一声,双手合十说道:“仙师恕罪,我早就说做这种一定会遭天谴的事情肯定会有报应的,果不其然,只是稍稍起念就有两位仙师莅临敲打,我看他们这下子还敢不敢做这种勾当。”
那个跟在后头的汉子嘟囔道:“这不都是议事堂推举出来的结果嘛,咋还能怪我们。”老者转身又是一拐杖敲在这个除了几斤气力之外没半分脑子的儿子腿上。
汉子吃痛不敢再言语,君策走在一旁看到几个孩子正躲在路边的屋舍后边探头探脑看着自己这行陌生人,君策环顾四周,居然是一处屋舍俨然的村庄模样,只是屋子都只是木头搭建,看着也都不大,就连那些孩子身上所穿也只是缝缝补补的粗陋衣衫,孩子们都有些面黄肌瘦,更不用说那些蹲在屋檐下都不在蒙面的汉子了,一个个脸颊消瘦眼神空洞,茫然看着跟在宗祠辈分极高的老者身后的几个年轻人。
最后来到勉强算是有个院子的宗祠外,老者这才停下脚步,站在沿着山路而建倾斜向上的山庄最高处望去,几人也顺着老者的视线看去,老者叹息道:“如果不是实在揭不开锅了,就是打死我也绝不会点头他们去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啊,打家劫舍即便能够暂时的有几口饭吃,可是这种注定要遭报应的事情可就是要祸及子孙后人的,哪能为了一口饭吃就不管不顾,连祖宗教诲都不放在眼里心中。”
君策看着贫瘠困苦的山庄上下,那些孩子虽然还能嬉笑追逐大闹,可是看着他们的大人眼中却都满是忧愁,紧锁的眉间是日子的艰辛也是内心的煎熬。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去落草为寇做那劫掠他人的事情呢?可是这样终究还是不对的,只是看着眼前的模样,再多的道理有用吗?都不如一个馒头。
君策突然想起在方寸岛上云庚村外的小溪岸边,曾有一个懒洋洋垂钓的年轻人笑着说过:“世间的抱怨有很多,听过就算。世道的纷乱有很多,看过就算。书上的道理更多,读过了记住了却不算。因为道路是在脚下的,不是心中觉得看见了一点远处的风景,就可以一往无前一帆风顺,总是有些好的坏的让人觉得此事不对可又无可奈何,还能如何呢?”
可是那时还是个消瘦孩子的他却只是蹲在那个不务正业每天就知道缩在木匠铺子里的年轻人身边,抬起头问道:“想要我帮着拿什么东西?不用拽这些大道理,我听不懂。”那个年轻人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瞥了一眼孩子,讪笑道:“也没什么,记得帮着买几壶酒,可不能和上次一样就放在院门口啊,不然不好找借口。”
孩子想起上次对面院子传来的责问声以及求饶声,还有一个在旁边时不时插嘴的煽风点火声,孩子偷偷低下头咧嘴一笑,目不转睛盯着年轻人手上的竹竿,琢磨着一些钓鱼的诀窍。
年轻人转头看着眼前蜿蜒流淌的溪水,最后轻轻说道:“闭上眼睛假寐逃不过一个梦里求真,那就不如睁大眼睛好好看着,对错是非、真假虚实,哪怕再难捱哪怕再觉得不堪入目,可是有一天回头一看就会发现,原来世间不是只有自以为是的不堪也不是只有心心念念的美好愿景,如果有一天觉得可以真正去做些什么了,那就可以将那些埋在路边的道理翻出来用上一用了。”
孩子那时不明白这些大道理,只是想明白了一件事:看来钓鱼这件事情还是讲求一个耐心啊,也对,厚积薄发才有收获嘛。孩子眨着眼睛盯着水面,有鱼儿游曳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