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帛书版《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其白话文大致如下:“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意思是说,去调和巨大的怨恨,必然会留下一些余怨,这怎么能算是妥善的做法呢?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两个人因为一些利益冲突而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后来经过调解,表面上看起来和解了,但实际上心里可能还是会有疙瘩。就像在商业合作中,两个合作伙伴因为分利不均而闹得不愉快,虽然最后通过协商解决了问题,但彼此之间的信任可能已经受到了损害。

“是以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这句话是说,就像拿着契约的右半部分,却不以此去要求别人偿还债务。在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部分,债权人拿着右半部分。这意味着即使有权利要求别人偿还,也选择宽容对待,不刻意去追讨。比如,有一个人曾经借给朋友一笔钱,后来朋友遇到了困难,无法按时还钱。这个人没有去逼迫朋友,而是选择理解和等待。最终,朋友在度过难关后,主动归还了借款,并且两人的关系更加深厚。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所以,有德行的人就像掌管契约的人一样,虽有权利却不苛责于人;而没有德行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苛刻严厉。在一个团队中,如果领导者有德行,他会像掌管契约的人一样,对下属宽容大度,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当下属犯错误时,他会耐心教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的领导者能够赢得下属的尊重和信任,团队也会更加和谐稳定。相反,如果领导者没有德行,像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苛刻,对下属要求过高,不允许有任何错误,那么下属就会感到压抑和不满,团队的氛围也会变得紧张。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天道是没有偏私的,它永远眷顾善良的人。善良的人顺应天道,心怀善意地对待他人和世界。比如,有一个人经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从不求回报。在一次意外中,他自己也遇到了困难,这时曾经受过他帮助的人纷纷伸出援手,帮助他度过了难关。这就是天道对善人的回报。

总之,帛书版《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告诉我们,要尽量避免产生大的怨恨,以宽容和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有德行的人懂得宽容待人,不苛责于人,而天道也会眷顾善良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怨恨,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做一个有德行的善人。

帛书版《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故事情节:

故事(一)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有两个诸侯国,分别为卫国和陈国。两国相邻,边境之地时常因资源问题发生摩擦,久而久之,怨恨越积越深。

小主,

一次,为了争夺一处肥沃的土地和一条重要的商道,卫国和陈国终于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战场上,双方死伤惨重,血流成河。战争结束后,两国都元气大伤,百姓生活陷入困苦之中。

卫国国君痛定思痛,意识到这场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决定寻求和解之法。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陈国,表达了和解的意愿。然而,陈国国君心中仍有怨气,虽勉强同意和解,但两国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余怨未消。

此时,一位智者来到卫国国君面前,对他说道:“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陛下当以宽容之心,行仁德之事,方能真正化解两国之怨。”卫国国君听后,陷入沉思。

不久后,陈国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面临饥饿的威胁。卫国国君得知此事后,决定不计前嫌,伸出援手。他下令打开国库,调拨大量粮食运往陈国,并派遣医者前往救助受灾百姓。

陈国国君得知卫国的善举后,深受感动。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狭隘,亲自来到卫国,向卫国国君谢罪。从此,两国摒弃前嫌,签订友好盟约,如同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

两国的百姓也因此过上了和平稳定的生活。他们互通有无,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卫国和陈国的国君也明白了有德司契的道理,以仁德治国,两国逐渐繁荣昌盛。

正如老子所言:“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卫国和陈国的国君因善举而得到了天道的眷顾,他们的国家也在和平与仁德中走向辉煌。

故事(二)

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中,有两家竞争激烈的企业,分别是 A 公司和 B 公司。多年来,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双方在广告宣传、产品价格、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积怨越来越深。

一次,在一个重要的行业展览会上,A 公司和 B 公司为了争夺一个显眼的展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双方员工言辞激烈,甚至差点动起手来。这件事情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也让两家公司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的损害。

事后,A 公司的总经理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这场冲突。他意识到,这样的竞争只会两败俱伤,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于是,他决定尝试和解。他主动联系了 B 公司的总经理,表达了和解的意愿。然而,B 公司的总经理心中仍有怨气,对 A 公司的提议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一位行业内的资深顾问找到了两位总经理。他对他们说:“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你们两家公司如果继续争斗下去,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不如放下过去的怨恨,共同寻找合作的机会。”

A 公司的总经理听了顾问的话,决定先做出一些实际行动。他发现 B 公司最近在一项技术研发上遇到了困难,便主动派出自己公司的技术团队去帮助 B 公司。B 公司的总经理看到 A 公司的诚意,深受感动。他也意识到,合作比竞争更能带来长远的利益。

于是,两家公司开始了合作。他们共同研发新产品,共享市场资源,互相学习对方的管理经验。渐渐地,两家公司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就像“是以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

在这个过程中,两家公司也明白了“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的道理。他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彼此,共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而那些一直坚持恶性竞争的企业,在市场的变化中逐渐陷入困境。相反,A 公司和 B 公司因为合作共赢,得到了更多客户的认可和支持。他们的成功也证明了,在现代社会中,和解与合作才是发展的正道。

正如老子所说:“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A 公司和 B 公司的善举得到了回报,他们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帛书版《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现代社会分析:

帛书版《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在现代社会中依旧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常常会产生各种矛盾和怨恨。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往往会尝试去和解,但很多时候,即使表面上的矛盾得到了解决,内心深处的余怨却难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