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均·孟班坐在书桌前,神情凝重,手中的毛笔蘸满了墨汁,却迟迟没有落下。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哀牢国如今的凄惨景象,百姓们饥寒交迫,国土沦丧,而他作为国主,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如今,典均·孟班将希望寄托在牢莹娥身上,这其中的无奈与期许,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终于,典均·孟班缓缓落笔,开始书写给牢莹娥的书信。信中,他详细地描述了哀牢国的现状,百姓们在困苦中挣扎求生的惨状,以及自己想要内附大秦以拯救百姓的迫切心情。
典均·孟班写道:“莹娥,哀牢如今已是满目疮痍,百姓们朝不保夕。孤身为国主,却未能保得国土完整,护得百姓安康,实乃罪该万死。
如今为了哀牢百姓,孤不得不做出内附大秦的决定。而这一切,还望你能在秦皇面前美言几句。
当初,你为了哀牢国签订那条约,受了诸多委屈,孤一直心怀愧疚……”
写完信后,典均·孟班小心翼翼地将信装入信封,封好口。他叫来一位心腹大臣,郑重地将信交给他,说道:
“你即刻出发,务必将此信亲手交到牢莹娥手中。切不可有丝毫闪失,此事关乎哀牢国的生死存亡。”
心腹大臣接过信,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道:“王上放心,微臣定当不负使命。”
说罢,他便转身匆匆离去。
典均·孟班望着大臣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他不知道牢莹娥是否会答应帮忙,也不知道秦皇对于哀牢国欲内附一事会作何反应。
但典均·孟班知道,这是哀牢国目前唯一的出路。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封信上,寄托在牢莹娥的身上……
数日后,阳光慵懒地洒在大秦后宫的花园里,花朵娇艳欲滴,散发着阵阵芬芳。
牢莹娥身着一袭华丽的宫装,坐在花园的亭子中,手中轻摇着一把团扇,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这时,白玉奴迈着轻盈的步伐匆匆走来。她来到牢莹娥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
“太妃娘娘,方才有人送来消息,说有一封信寄给您。”
牢莹娥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她放下手中的团扇,站起身来,问道:“可知是何人所寄?”
白玉奴摇摇头,说道:“送信之人并未提及,只说这信极为重要,让娘娘您务必亲自去领取。”
牢莹娥心中涌起一股好奇,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摆,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