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屋内瞬间噤若寒蝉。
崔权嫌弃江上弦出身低微,崔辩叙立刻就用王氏乃庶出女来回击,这也就罢了,还把崔渭夫妻成婚多年至今无所出也给抬了出来。
这话压根就是往人肺管子戳半点不带含糊的。
一石三鸟,顶了崔权的话,又打击了一把崔舟和崔渭,三人的脸色齐刷刷僵了片刻。
崔权面色涨红,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谁家儿媳成婚之后不在公婆跟前立规矩?你莫不是叫那小娘子迷了心窍不成?这般不孝之言也敢混说?莫不是她不愿尽为人媳的孝道?!这样的女子,我崔氏娶不起!”
“九郎这张嘴真是呵呵呵....”
崔舟勉强笑着,可说出口的话亦是夹枪带刺:“人无孝心,便如无德之躯....”
短短一句,便要把江上弦和自己钉在不孝的耻辱柱上,崔辩叙如何能忍,当即便道:“若说不孝,孙儿却是不敢受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说不孝,孙儿如何能同阿兄相比?”
被他一而再再而三点名的崔渭面上忽的漾起不正常的潮红,彷佛被人踩住了喉咙一般。
崔喆看到儿子自然是高兴的,这是他的嫡长子,还是崔家最出息孩子,这门亲事确实不相匹配,可也是老爷子自己点了头同意的,他家玥娘当初可是不同意的,为了这事儿还跟他吵了一架。
当初这门亲事宣扬出去,可是叫整个青州城都传的沸沸扬扬。
不少人都说崔家九郎在长安被一女子迷得失了心智,还说那女子只怕是妲己转世,连一向对女子不假辞色的崔九郎都招架不住。
如今为了逼沂儿又反过来说这种话。
崔喆心中不服,可此时却不能同崔辩叙一道儿同他们硬顶着来,否则按着自家儿子的脾性,最少能气倒两个,大婚在即,此时闹出什么岔子,外头还不知要如何说嘴。
“还不跪下向你祖父赔罪!”
他大声呵斥着,给崔辩叙使着眼色:“婚姻大事自古皆由父母做主,谁教你的在外头瞧上了哪家小娘子便直接书信一封回家说要家中准备聘礼的!”
崔辩叙看着自家阿耶,眼里闪过一丝叫人看不懂的神色,想到如今婚事近在眼前,不是同他们闹的时候,乖乖跪在地上,身板却依旧挺的笔直:“多谢祖父为孙儿操心。”
看着眼前这些人在自己跟前做戏,同梨园戏子一般的做派,崔辩叙想起自己每回去江家受到的热情待遇,有些不满的在心中唾弃:
真是不懂礼数!
虚伪至极!
他已经在心里琢磨要找哪些人练练手了....
崔权的面色愈发阴沉,看了一眼崔喆,呼吸都放缓了些,沉默几息后又呵呵笑道:“我都这把年纪了,哪里还操持的动?你的婚事,都是你大伯和你大伯母操持的,你啊,好好谢谢他们才是。”
又是这样,总是这样,
任何事无论是不是大房帮忙,他都要特意点上好几遍,不知道的以为他受了多大的恩德。
“多谢大伯,大伯母。”崔辩叙就好像北京烤鸭似的,硬邦邦直挺挺的,嘴巴还特别硬,说一句,他应一句,应的还叫人听着怪怪的,极不痛快的样子。
崔舟不过比崔喆大了八岁,可瞧着却比他老上十来岁似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好在崔氏的仪态教养很是到位,身板挺直,面容肃穆中透着股大家长的慈爱:“都是自家孩子,何须多礼,快起来吧。”
崔辩叙从善如流,立刻站了起来。
能站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