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苏小友所言,就是不欢而散,只是这个不欢而散,是双方的,而非指的单独的我和他......”边章似强调一般道。
“萧元彻见了我,也是一怔,便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了我许久,然后竟然不说让我进来,转身又回到了书房内坐下......而我,有些局促和尴尬的站在原地,不知道是就这样进去,还是要转身离去......”边章说道。
“就在我极其尴尬的时候,萧元彻的声音又至,却是不冷不热的说,本将军猜你是看了求贤令方来见我的吧......既然有勇气来到这里,还不进来,犹犹豫豫的是何原因......我这才蓦地清醒起来,想到来都来了,且看看萧元彻如何,若是他对我看重,且留下试试,若他眼中根本没有我,大不了我甩手走人也就是了,于是我大步的走进了书房之中,然后微微的朝萧元彻拱了拱手......”边章缓缓道。
“这一开始,就有些不太顺利啊,看来萧丞相对你的感觉也不是很好啊!”苏凌道。
“我不知道,我也无需知道......我拱手之后,那萧元彻许久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手边的一些文书,眉头微蹙,似乎遇到了一些难题......”
边章一边回忆一边道:“我刚要再开口,那萧元彻方抬头若有所思的看着我,然后沉声道,却也巧了,我正有些为难的事情,不知如何抉断,你既然来了,就看看,该如何解决吧......说着,他竟将手边的文书扔到了我的脚下......”
“看来萧丞相这是有意在试你啊......”苏凌一眼看穿道。
“老朽岂会不知?我自然明白萧元彻有心相试,这文书上的事情,我若解决的好......当然所谓的好,并不一定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必定是他最满意的方案。自然会在他的心中留下些好印象,若我解决不好,怕是只有被扫地出门的份了......”边章声音低沉道。
“那结果如何?......”苏凌问道。
“我俯下身,捡起他扔在我脚边的文书,略微看了一遍,方现,上面是充州各郡郡守向萧元彻请示,是否征收明年的赋税一事。虽然没有明说当年有没有征收赋税,但我猜测应该当年未征收赋税,所以才会请示明年要不要征税......”边章记得很清楚,缓缓说道。
“赋税乃是一州财力来源和保障,不想萧丞相头一次见到你,就给了你一个如此棘手而又重要的问题......”苏凌有些意外道。
“我并未急于答复,而是又看了附在后面充州各郡报上来的本年未征收赋税的各郡税银结余情况,发现,就算本年没有征收赋税,各郡税银结余还有不少.......于是,我便拿定了主意.....”
边章说到这里,似乎有意考教苏凌的才学,淡淡一笑道:“苏小友,不妨猜一猜,我到底是主张来年征收赋税呢,还是主张保持原先的政策,免征赋税呢?......”
苏凌心中一动,暗忖,这个边章一口一个苏小友,俨然将自己拔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感觉自己跟他这个曾经名满大晋的名士平起平坐一般,然而事实上,这个边章,并不是如他称呼自己那般,对苏凌的才学十分的肯定,否则,苏凌一直唤他前辈,他也不会受的如此心安理得......
苏凌想到这里,暗中冷笑,也是有意让他知道知道自己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并不多加思索,淡淡一笑道:“此事不难猜测......一看便知了......”
边章闻言,眼中出现了一丝惊讶和期待道:“哦?老朽洗耳恭听苏小友的看法!”
“晚辈以为,前辈对来年征税的看法是,不可不征税,也不可征全税......而是采取折中的方法,税要征,但是民生也要顾全......”苏凌没有拐弯抹角,侃侃而谈道。
边章神情大动,显然苏凌所言,正是他当年对萧元彻的建议。
然而,他还是做出一脸淡然的神情道:“哦?苏小友,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呢?”
“呵呵,很简单,若是按照那文书上所写,各地当年未征赋税,但是钱粮已然充足,按道理来说,来年即便不征收赋税,也可保证充州的财政诸事正常运转,不仅如此,不征收赋税,百姓得到了实惠,必定更加拥护萧丞相,那充州将会在萧丞相的掌控下,更加的稳固......”苏凌不慌不忙的说道。
小主,
“既然如此,小友应该主张不征收来年的赋税才是啊......为何又?......”
苏凌一笑,十分从容道:“只是,不征税固然有这许多的优点,但是任何事都要从大局上考虑,而且还要准确的把握上位者的想法,任何上位者,都不会嫌自己势力的钱粮太多的......而且,钟原钟大人也对前辈说过,萧丞相当时心有大志,早已经不满足只在充州一地了,他的志向在整个大晋,而且早已经厉兵秣马了许久,眼下已然到了出兵往龙台和直隶,剿灭那些劫持天子,为非作歹的王熙残部的关键时刻,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时也。所以,若在往常,来年可不征税,但如今关键时刻,来年定然要征税的。”
边章闻言,眼神灼灼的看着苏凌,并不说话。
苏凌又道:“只是,来年征税是必然要做的,可是怎么征税,既能保证一旦大军出征有充足的钱粮做保障,又要不伤民本,保障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要考虑的问题关键所在了......保大军钱粮,而横征暴敛,必定伤充州百姓之根本,就算征得很多的钱粮,大军一旦出征,后方充州必然会根基不稳,百姓极有可能因为横征暴敛而与萧丞相了,离心离德,最坏的结果,甚至可能丞相出征在外,后院却先起火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少征赋税,来年的赋税可征,但是要下调到一个合理的征税比例,既能够满足大军出征所用钱粮,又能够不伤民本,施恩于民,这样一旦大军出征,后方稳固,萧丞相也将无后顾之忧也!”
苏凌说完这些,缓缓一拱手,下了断论道:“所以,晚辈猜测,前辈您给萧丞相的方案就是,征税,但要下调征税的比例和缩小纳税纳粮百姓的范围......不知晚辈可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