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李纲因受黄、汪等人弹劾而被迫辞职。
九月,赵构下诏“巡幸淮甸”,十月,将朝廷临时驻地从应天府迁往扬州。
建炎二年(1128年)四月,赵构派王伦出使金朝请和,金太宗不仅不予接受,反而下诏金军继续进攻。
当年秋冬之际,金军兵分三路渡过黄河南下,先后攻占濮州、滑州、相州、淄州、青州、潍州等地。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金军攻占徐州,对赵构所在地扬州形成直接威胁。
二月初二,金军攻下楚州后逼近扬州,赵构大惊,在王渊及宦官康履等五六人陪同下慌忙出逃,经瓜州渡江抵达镇江府,史称“维扬之变”。
随后他担心长江天险无法阻挡金兵,便一路南下,经常州、平江府、秀州逃至杭州。
而金军因长江以北进入雨季、行军困难而开始撤军。
维扬之变后,赵构对金国更加恐惧,他下诏录用张邦昌亲属,并派人持张邦昌与金人约和的书稿前往金营议和。
此时南宋内乱又起,赵构宠幸的宦官康履和御营都统制王渊骄奢作乱,引起军官苗傅、刘正彦的不满。
建炎三年三月五日,苗傅、刘正彦率八千余士兵发动兵变,处死赵构亲信宦官后逼迫赵构退位。
赵构在与太后和众官员讨论后,决定暂时退位以拖延时间、调兵遣将。
退位后他离开皇宫,在显忠寺居住,上徽号为睿圣仁孝皇帝。兵变消息传出后,吕颐浩、刘光世、韩世忠等将领纷纷率军勤王。
四月一日,苗刘两人迫于形势同意让赵构复辟,赵构赐给他们免死铁券。
四月初三,兵变军队被韩世忠击败,苗傅、刘正彦当晚逃离杭州。
五月中下旬,宋军最终俘获苗刘两人,苗刘之变宣告结束。
兵变加深了赵构对武将的猜忌与担忧,宋朝重文抑武的情况更加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