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斩杀赵哲之后,以陕西转运判官孙恂代理环庆经略使职务。有人很不服气,就挑拨离间环庆诸将说:“你们这些秦兵英勇善战,其他士兵懦弱无能,但是你们的元帅却唯独被诛杀,天下还有这样的事情吗?”
参议军事刘子羽听说这些话之后,就让孙恂暗地里把环庆路的其他将领也杀掉。孙恂就以败军为借口,斩杀了环庆路统领官张忠、乔泽。统制官慕容洧与其他诸将被训斥站立在大庭当中,孙恂叱骂他们说:“你们的头颅也不牢固!”
慕容洧本来就是秦陇当地人,家族庞大,非常有势力。听到孙恂这么说,大怒,就举兵作乱,进攻环州(今甘肃庆阳市环县)。张浚赶紧命令统制官张中彦、干办公事承务郎赵郴防守渭州(今甘肃平凉)。这二人原来是曲端的老部下,根本看不起现在的将领,加之张浚已经返回三秦关中,他们于是准备驱赶走刘锜而占据泾原(宁夏南部地区)。
刘锜来到环州,与慕容洧列阵相拒。这时,金人看到宋军内部互相厮杀,非常高兴,认为有机可乘,就以轻兵袭破了泾州(甘肃泾川北部),来到潘原县。刘锜慌忙留下部将李彦琪抵抗慕容洧,自己亲率精锐赶赴渭州。
刘锜带领大军来到瓦亭时,金兵已经迫近到眼前了。刘锜既不敢追击慕容洧,又不敢返回渭州,只得前去投靠德顺军。李彦琪觉得自己孤军无援,也害怕了,就逃遁回到古原州。统制官张中彦、干办公事承务郎赵郴听说他们都逃跑了,就派使者投降了金军。
看到宋军大溃败,宣抚处置使张浚,就从秦州退军到兴州(今陕西汉中市略阳县)。他的部下将士大都逃散,只剩下亲兵千馀人跟随着他,这些下属官兵也都惶恐不安。张浚元帅府内的书籍资料、物资储备已被金人全部夺走。
张浚兵溃于富平后,金人就把所掳掠得到的陕西金币悉数全部带回河东元帅府。
马步军副总管吴玠从凤翔撤退,去保卫大散关东面的和尚原,权环庆经略使孙恂也由甘肃退回陕西进入汉中,与张浚会合。
看到大家都在撤退,有人劝吴玠说:“咱们也应当撤回屯驻在汉中以保卫巴蜀。”
吴玠说:“敌人只要不攻破我,谁敢轻易进发!我们坚壁重兵,下瞰雍甸,敌人担心我们乘虚袭击他们的后面,这才是保卫蜀地的良策。”诸将心服口服。
当时吴玠在和尚原,军食不继,凤翔当地民众感恩他的功德,互相帮助在夜里背负着刍粟输送给吴玠的军队;吴玠也被他们远路而来的好意所感动,给他们厚赏钱币银帛,民众支援他们更加踊跃了。金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派遣士兵埋伏在渭河南岸,抓住送粮草的民众后就杀掉他们。金人又命令凤翔民众保伍相坐,犯者皆死,但是民众仍然冒着禁输生命危险,偷偷支援吴玠军队。
这时,当初和曲端一起劝阻张浚的干办公事、朝请郎杨晟惇来见张浚,好在张浚还算大度,就让他管理一些琐事。杨晟惇就建议说:“金人必定想攻取四川、陕西,然后再回归北国。不若引兵去金州、洋县一带驻扎,等到敌人骑兵撤回去之后,咱们赶紧趁机收复川、陕,大事就基本确定了。”张浚虽然知道他说得有道理,但是自尊心受到挑战,看到他仍是喋喋不休地提各种建议,逆反心理也上来了,就不再听从他的建议,反而有了完全放弃陕西的想法。
看到张浚兵败富平,又有了逃跑放弃陕西的想法,许多文臣武将十分生气,纷纷上告指责他的逃跑行为。
当初,张浚出使川陕时,皇上允许他以宣抚处置为名,所有事情都允许他全权便宜决定。他的一些同乡党人看到张浚大权在握,随便能提拔、任免将士官员,就投靠他想谋个一官半职。可是张浚当时并没有这么做。于是有士大夫想求于宣司而没有得到官职的,就开始在朝廷诽谤张浚,大略意思是说张浚诬陷曲端,使他遭到贬职;又杀害赵哲,导致他无辜被冤枉而死。而张浚任命刘子羽、赵开是因为故旧亲朋。朝廷看到张浚对富平惨败没有悔过之心,还准备放弃陕西,又听到许多大臣这么诽谤他,也就开始对张浚产生怀疑了。
右正言吴表臣上奏说:“我以前上奏说过,请求皇帝召回张浚,让他提关陕锐旅疾速入援。我估计朝廷肯定已经多次督促他了,但是他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中外人情,不胜失望。我想,朝廷对待张浚确实仁至义尽了。凡是张浚奏请的事情,没有不行的;张浚的官属,推赏甚厚,这都是指望他竭力为报,缓急有助。现在已经快到冬季了,而敌情叵测,张浚臣子之心,难道能安心吗!他若不恤君父之急,于义怎么说得过去呢?不如再次派遣使臣,由小道相继督促张浚、曲端等,让他们统帅精骑,星夜前来应援,千万不要拖延时间了。此事非常迫切,再也不宜迟缓了。”这时朝廷还不知道张浚败于富平,于是枢密院派遣使臣两人催促张浚赶紧入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