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舆图是多年前蓝天派人悄悄潜入绘制的,一来不够详细,二来多年过去了地貌恐有变化,所以蓝敏仪又派人在附近仔细探查。
几经探查最终选择出了最佳的埋伏位置,并将不便带上山的战马藏在了清山道北面的隐蔽之处,以备战后及时撤离。
度过了不怎么舒服的两夜一天后,斥候终于传来了消息,西夜军先头部队已到达两国边境,宛奇果然如预期的那般带了五千精锐骑兵脱离了大军,向清山道赶来。
在山上等的心焦的众人闻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这两天除了一遍遍的完善埋伏的细节就没别的事可干了,简直烦得要命,这帮磨磨蹭蹭的玩意儿终于来了。
宛奇接连接到催促他回援的旨意,说是不心急是假的,但他率军走的每一步仍然十分小心。
在宛奇看来,蓝敏仪骨子里是有一点儿狠劲儿和疯狂的,从她亲手射杀表姐以及后续的报复就能看得出来。
在乌荼泊,打算伏击的两万宣军被他反包围以至全军覆没,以蓝敏仪的性子,不太可能眼睁睁看他全身而退却不实施报复。
只是宛奇实在过于小心,若只是行军途中多派几支斥候侦查也就罢了,因为担心水源被宣军投毒,宛奇还下令不许大军在行军途中寻找水源。
明明在途中就有三处固定的水源,他们来时也是在途中取水的,这次却只在仍由西夜军控制的临春城补充了食物和水。
长途行军携带大量饮水必然不太容易,增加了负担不说,每人的饮水量还须得计算控制,麻烦的要命。
手下众将官都认为损失惨重的宣军此刻正在心中庆幸他们主动撤军,绝不会再来冒险阻击,故而对于宛奇过于谨慎的做派颇有些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