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复杂微妙

江湖中的事,往往复杂微妙,即使是面相大家如袁天机也不例外。这世间,唯人心难测矣。

程无咎即便对上元观星,却看不透尘世的迷津,尤其揣摩不到人性的幽微。欲在朝局谋得福祉,首要绝非当下储皇之选。

这世上的风云人物众多,揣摩紫气之人尤为艰深,其一举手一投足,可能掀大唐万里河山。

面对无咎,程观星的面相与其他诸君大有别异。程知节眉眼间的紫烟缭绕,那般微妙之色是在玄武之乱后始显现。而此刻的程无咎,李世明身康力壮,大唐有嫡子太子,显赫其位,但观无咎眉心紫气来时过早,且愈发浓郁。程无咎的紫气来得如此诡异,令程观星不禁心生疑虑。他仔细端详着程无咎的面容,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的玄机。

然而,程观星发现,程无咎的面相似被一层迷雾笼罩,难以窥视其中真相。这紫气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吉兆还是凶兆?程观星决定深入调查,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秘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程观星暗中观察程无咎的一举一动,同时搜集各种线索。他渐渐发现,程无咎的命运似乎与一场巨大的阴谋交织在一起,而这阴谋的波及范围,恐怕将远超他的想象……

然袁无咎心中思量,无咎心中了如指掌,此事自是不会道破风声。离去之际,仍施礼甚是周全,恳请袁无咎共赴府邸,以宾主之宜。三子袁氏族人固然婉辞回应,究竟会否造访,却是未可知也。

当再聚会后,突感不适,袁无咎喉头剧痛,急咳不迭。抬手帕以覆口唇,再度揭开时,洁净手绢已然红斑点点,映出血泪之色!袁知化目光沉稳,话语深重,“袁兄啊,此举泄露天地机秘,因果已显!”

口溢朱红,这正是相士窥探天机必承的劫难。然袁无咎依旧守秘在心,不敢轻启天谴之谜。

“我一切尚好,勿须忧虑。”喘息稍定,袁无咎言语再可闻。李淳之面露哀愁,道:“先生啊,此举实乃孟浪之举也。”此谴,非一时咳血即结,命不久矣!袁无咎深知自身,朽躯尚存数载残日。

“吾初时并未察觉,直至观星与你于侯爵书房窃语之时,一番商讨之后,真相方才明了。”袁知化语色庄穆,已深知其关键之处。

“我大唐江山之后,悬于一位后生之命。”李淳止言,双眉皱紧,难掩焦虑之情。常人言人胜天数,此刻方见人之决心可胜乎?程无咎运,天数乎?然一切系乎己命。

程无咎之选择,冥冥中早已定,而大唐之走向,无人可预知。仅待五年之后,程无咎或临难关,渡此一劫者方显真功。袁无咎若有所悟,五年后,此事或是转捩点,定我大唐之乾坤。

“淳之弟亦见此明了。”李淳疑惑,却深觉其中真理。全观程观星级命,袁知化所言无虚,盖亦然矣。

袁知化续曰:“是否为真,我等难以知晓,然其一言难尽,只知程无咎五年内之职位,此事必有分晓。”

此刻年仅弱冠的程无咎已登三公高位,再隔五年,或更上青云,封公拜相乎?

然而世事无常,难以预料。“此秘莫可外泄。”袁无咎摇首长吁,“若告知帝上,帝会拦阻?”

“此事禁言!”若帝上疑之,恐令程知节结怨;信之,程无咎更受提拔。又程与储皇旧怨新起,或使忧患早至!

“相土之道,君可记乎?”袁无咎目色森冷,牵动大唐及卜算者的荣辱。

李淳之默然,始知其错矣,卜者需替求问者保密,是故更要慎行。

“此事埋在心底便是。”袁守诚所言亦有理也。如程知节居心不良,善事反为之用,陛下宠爱,群姓敬仰,忠心可见。

“反之如程无咎忠肝义胆,则此事易如拾芥,必择大唐帝嗣,然非当今太子。”

听罢,袁知化所提无不中肯。设程知节果为奸臣,何以良策济世?

“罢了,让此秘随我们入黄土为伴,时日无几,剩二年至三载,我必将远行也。”

袁知化宽其心,相师不为自己占卜,此事难得定数。“况公已过八十春,面纹骤转,殊为罕矣。”

此事恐有变,袁无咎察此血疾非虚,然事可转寰!

袁无咎静目远方,心中思绪万干。明日如何演绎,唯有时间见证。

悖天命而逆卜相之能耐,恐难实现,只待时光流转,如程无咎所示,望明朝光明。如此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