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最终打经济仗与粮草仗,非常有道理的,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足够的粮草,根本不可能取得全国统一战争,局部一二场胜负,只能左右一时,动不了根本。
这就是前世诸葛亮鞠躬尽瘁半生,六出祁山,最后累死在五丈原,令上千年的后人读到三国演义时都唏嘘不已。
重生了,谁还鞠躬尽瘁呀,应该建立雄厚的优势,正面击溃曹操、司马懿,报前世之仇,也是重生之后的一件有趣的事,诸葛亮心想。
另一份名单就是以荆扬人为主,矛盾有可能就是慢慢的爆发,或者利益损失者会在关键时反戈一击。
慢慢爆发还好,随着时间沙弥或都减弱,也或许变强但准备也更全面。最怕的就是在与曹操关键战役时,背后遭反戈一击,那就要命了。
其实,在诸葛亮眼前,却是仁道与霸道的选择。
诸葛亮到现在为止,在豫章郡、丹阳郡、合肥郡、江东二郡、荆南四郡、交州二郡实施的基本是仁道,屯田与世家相结合。
之前的地盘以屯田为主,因战乱的原因,流民多,山民与蛮夷多,诸葛亮基本上以先出资、出粮食、出种子、出耕牛、分地等方式。
安置流民、山越山民、山上蛮夷民,少数世家不倒戈或不太反对诸葛亮,诸葛亮也不会无故动你,但诸葛亮还是主要以扶持贫民、流民屯田为根本。
诸葛亮的屯田与曹操的屯田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
目的不同,曹操屯田是为了获取军粮,诸葛亮是为了安定流民。
收益分配不同与管理手段不同,曹操收益肯定占大头,以军队进行管理,而诸葛亮的屯田是为了民富民足为主。
让其自管自卫,并在屯田村中心位置建立坊市---自由交易市场,再以此为基础建立乡镇,以安民固民,让民众有家,有屯村,有乡镇。
荆州情况是荆南四郡基本以屯田为主,襄樊以北也是以屯田为主,荆州南郡到襄樊之间的地方是以世家为主。
又把荆州最大的世家蔡家全部斩杀并夷三族,习家也灭了。荆州世家剩下的刘家是基本盘,需要其存在。
黄家是诸葛亮的妻家还是大功臣之家。蒯家、庞家是亲家也是重要的合作对象,马家、杨家也全盘加入了诸葛亮阵营,并逐步发挥作用。
所以荆州的世家与诸葛亮的关系是藤与树的关系,任其发展不会产生根本冲突,只会双方之间越来越牢固。
即使如此,诸葛亮也还是有最大程度的扶持屯田,比如荆州将蔡家、习家的田地全部以分给流民或俘虏,以民屯的方式在进行。
而不是给另一个世家,或发展新的世家,主打一个让普通民众安家乐业,衣食无忧。
汉中的最大两个世家,杨家的人员基本被杀,张家的人员全部外迁,所以汉中现在以俘虏、賨人、流民、贫民为主的民屯,以军功授田为主的军屯。
民屯为了保住自己的温饱与新利益,会积极加入民屯卫,进而升入军屯,军屯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亲人、土地与家园而战斗,这才是最合适、最牢固的前线模式。
现在益州的管理就是一个问题,以成都中心的益州世家林立,土地矿产基本被世家与权贵把持与垄断。
因刘璋的软弱,刘璋在时世家势力就非常巨大了,而和平转换又没有消灭这部分利益群体,而权力转换必然带来利益重新分配,这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诸葛亮这个新掌权者必然要掌控最大的利益,要给那些忠于诸葛亮的群体分配利益,还要对跟随、帮助了诸葛亮者的群体也分配利益。
除了部分提前倒戈的世家或权贵能保住其利益,其它的利益就必须从现在的利益群体里分出来。
蛋糕现在就这么大,以后更大是以后的事,现在分配下去必然产生矛盾。
有矛盾就有被压迫者,有压迫就有反抗,这是必然。
“诸葛州牧大人,益州现在不具备实施仁道的基础,必需行霸道。”只有贾诩与诸葛亮两人的时候,贾诩直言进谏道。
“即使汝诸葛州牧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