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一些道路的位置也有问题不利于今后奥地利帝国的统一规划,所以这些道路必须重修。
现在修路队中主要是一些战俘和罪犯,还有一些阿尔巴尼亚北部应征的民夫,未来阿尔巴尼亚人应该会成为其中主力。
修路的工作虽然很苦,并时常伴有危险,但奥地利政府对于补给的供应可并不差,至少他们不必担心饥一顿,饱一顿,甚至偶尔还能吃到肉食。
不过关于肉食问题却引出了很多麻烦,当地人中很多因为宗教原因不吃猪肉,但负责补给的官员却忽略了这一点,双方爆发了激烈冲突,甚至引发了一场暴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期间造成了大量伤亡,最终官员被革职查办。
奥地利帝国当时最主要的两种肉食来源就是猪、牛、鸡、鸭,但牛和鸭的肉价太贵,即便是奥地利的正规军也不一定吃得起,更别说这群劳改犯了。
新上任的奥地利官员曾经去过特兰奎巴殖民地,当地的印度人因为宗教问题不能吃肉。
但没有肉的东西又不好吃,于是乎聪明的印度厨师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食物做成糊糊。
再加上一些味道很重的调味料,这样就既分不清原材料也分不清味道才解决了劳工的伙食问题。
(这里所谓的调味料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香料,而是任何可以改变原来味道东西,包括但不限于马尿、羊粪蛋、腐烂掉的水果、蔬菜、带有浓烈味道的野菜、昆虫、鱼头、鱼刺...)
想要征服阿尔巴尼亚这条路是必需的,在解决阿尔巴尼亚南部问题之后,同样需要修建道路与奥地利帝国连通,只有这样才能。
阿尔巴尼亚的南方部族中投降派越来越多,这种局面是雷希德帕夏不愿意见到的,于是乎出重金悬赏。
终于有一个部族提出了再次主动出击,交涉受挫的部族们纷纷表示同意。
南部联军再次被组建,战斗又回到了奥地利人最熟悉的战场,结果不出意外阿尔巴尼亚人的复仇大军再次一头撞进奥地利人的包围网中,修路队的人数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