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们拥有近乎中世纪封建领主的权力,由于饥荒的影响他们的收益受到了影响。
但那些贫穷的爱尔兰人实在付不起租金,于是乎来自英国的地主们又想到了新方法。
那就是将原来的一份地租给两个家庭,这样不但可以弥补他们的损失,还能小赚一笔,不过这样一来爱尔兰人的生活就更艰难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英国人效仿奥地利的以工代赈工程宣告破产,同时济贫院里又爆发了伤寒和霍乱,每天都会装上几车的尸体拉到郊外掩埋。
不过英国人在不当人这方面从来就没有过下限。殖民大臣威廉·格莱斯顿勋爵提出可以将爱尔兰人移民澳大利亚,这样既可以解决殖民地人口稀少的问题,又能缓解爱尔兰岛上的饥荒问题。
这个提议听起来是没什么问题的,问题是在执行的时候,他们发现将爱尔兰的天主教移民过去还不如从东非买黑奴划算。
英国会从德意志地区诱拐新教徒,但是对自家的天主教徒弃如敝屣。这时新南威尔士总督提出了一个意见,当地的女性太少,希望英国政府可以多移民一些女性来解决生育问题。
当时澳大利亚还不是一个总督区,而是由几个总督区组成的地理名词。
于是乎英国政府果断采纳了南威尔士总督的建议,在济贫院中挑选健康且适龄的女性。
这其中又发生了无数肮脏、龌龊的交易,最终一批又一批的爱尔兰姑娘被诱骗到澳大利亚给几乎年长她们一倍的底层殖民者做生育工具。
这个时代殖民地的高层生活腐败其实不比欧洲大城市差的,他们自然看不上这些普通姑娘。
实际上南威尔士殖民地的高层就表示:
“我们的钱应该花在体面、有教养的姑娘身上,而不该被浪费在一群下贱无知的生物身上。”
澳大利亚殖民地的最底层虽然不至于被饿死,但是高强度的劳作和生育换不来尊严和物质上的满足,大多数人得到的不过是一场身心遭受双重折磨的漫长刑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