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所有人都清楚,奥地利的贵族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波兰人的死活。
只要整个计划在形式上过得去,那么将来怎么样并不重要。
同时科罗拉夫伯爵和梅特涅都很清楚,未来弗兰茨将会成为皇帝,而且这个未来并不遥远。
此时反对弗兰茨的意见就是在提前提交辞呈,不过老狐狸们并不会做得太明显。
两人对弗兰茨的计划做了一些小修小补,同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又提出一些相对可行的建议,让弗兰茨自己去发现。
虽说弗兰茨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几年了,但是论对国家的了解依然不如这两位经营了几十年的老人。
比如如何监视这几千个波兰人的动向,又如何将其分割不让其相互串联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按教区划分,而神父们就是最好的监督者。底层社会不同教区之间通常都存在着矛盾,这些小教区通常都是一个个小小的利益集团。
神父们是不可能容忍自己的信众(牧群)跑到其他教区去串联的,这种情况在越穷的地方越严重。
除了利用宗教,政府也不可能袖手旁观,正好此时奥地利帝国的资金比较充裕。
他们还准备趁着蝗灾之后的饥荒再迁过去一批意大利人,因为奥地利的意大利人实在太多了。
同时将当地政府的规模再扩大50%,这样一来还能解决堆积在维也纳街头的大学生失业问题。
这个时代大学生确实十分珍贵,但是奥地利帝国的官员岗位更加稀缺,这倒不是奥地利帝国的官职总量少。
而是由于传统的赐官制度和累积了数百年的贵族门阀,它们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官职,能腾出来给新人的位置并不多。
弗兰茨之前广聘支援教师,同时招募殖民地经理人和管理员,这种次级公务员也是为了解决奥地利帝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很难接受那些简单、呆板的体力劳动的,甚至对账房先生和计算员这类工作也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