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3章 苏报成规模了二

这场变乱直接后果是勋贵集团全军覆没。

从此文官一家独大。

他们的阻挠下,各地府库资财谁也查不了了。完全成了地方官的小金库。

谁查谁出事,查那个仓库,那个就失火。国内的各地仓库和资财,再也查不了了。

土木堡后,每三年一次的京查,成了走过场和正治斗争整人的工具。

反贪腐、反对怠正、清理不合格文官等基本停摆了。

地方官到底在治下,收多少税、收多少捐、收多少贿赂,没有人管了,也没有人查了。就是朝廷查,也都是文官查文官。等于自己查自己。

除非派系斗争需要整人,否则能查出来个屁来。

税收一塌糊涂之后,商业税也逐渐萎缩。

原因很简单,文官独大后,在地方上不仅乱收税,敲骨吸髓一般的盘剥百姓。地方上有利可图的买卖都被文官的家属和代理人逐渐吞并。

他们掌握了工商业后,不满足现有利润,开始想方设法的免税和减税。

盐税从太祖时期每年一千三百万两,萎缩到崇祯的几十万两。

国家的几大税基,田赋、盐税、外贸、工商、人头税、矿税、罚款、……等都在萎缩。皇帝一代比一代窘迫。急的火上房。

皇帝和士绅成了对立的两方。

皇帝继续税收来维持朝廷的运转。而这大明的天下,能赚钱的买卖基本都文官和他们的家族垄断了。收税就是收他们的税。他们自然是不肯的。他们占有天下八成的财富,却不愿意缴纳哪怕一成的税负。

而占有天下财富不足两成的百姓,却要承担九成以上的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