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学生弹劾

万历四年,十一月中旬,紫禁城内,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悄然酝酿。国子监的示威虽已平息,但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朱翊钧端坐在御案之后,脸色阴沉如水,他轻轻挥手,示意郑阳将御史刘台的奏疏呈给张居正。郑阳躬身遵命,手中的奏书仿佛千斤重,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沉重。

张居正接过奏疏,目光如炬,快速扫过字里行间,双手不禁微微颤抖。

这是他主政以来,首次遭遇来自门生的直接弹劾,而且还是如此严厉的三项指控。

“陛下,刘台此疏,言辞犀利,直指时弊。”张居正的声音虽平静,却难掩内心的波澜,“他提出的存敬畏以纯君德、蠲租税以苏民困、倡言路以疏忠谠,皆是中肯之言。”

朱翊钧闻言,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刘台确是直言不讳,但他将朕与先生比作不敬天、不法祖、不恤人言之辈,实乃过激。

朕知先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此等指责,实属冤枉。”

朱翊钧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刘台,本是先生的得意门生,如今却成了第一个站出来指责你的人。

他明着是在骂朕,实则暗讽先生为王安石。这世道,人心难测啊。”

张居正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意,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更何况是触动了士绅阶层根本利益的学制改革。

刘台的奏疏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着的是庞大的官僚集团对改革的抵触与不满。

这些人或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或是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改革路上的绊脚石。

但他更明白,为了大明的未来,他必须坚持下去。

“陛下,王安石之名,在后世虽有争议,但其变法之心,实乃为国为民。

臣虽不敢自比先贤,但所行之事,皆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计。

刘台之疏,虽言辞激烈,却也提醒了臣,改革之路需更加谨慎,更加坚定。”

朱翊钧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深知张居正的苦衷与不易。

“先生所言极是,改革之路,荆棘满布。但朕相信,只要先生一心为公,定能带领我大明走出困境,迎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