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洪水来了,是建造方舟,还是大禹治水。
朝四暮三,抢夺资源,就是建造方舟,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容错率。朝三暮四,不抢资源,一起治水,也是为了增加容错率。
只是一种是增加自己的容错率,一种是增加大家的容错率。
素子说道:“如果增加大家的容错率,必然就会有人肆意妄为,胡作非为,会浪费大家的容错率。”
“确实。”杜兰不能否认这点,大家一起建立的容错率会被某些人滥用,毕竟每个人的道德水平都不一样,高低差距很大。
素子继续说道:“可是如果自己争夺资源,那么每个人都人人自危,就好像是带枪的猎人,就会先下手为强,整个社会都是丛林法则。最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常见的就是宗教化。宗教能建立一个托底的规则。一神教能大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杜兰知道根据历史规律,这种国家会宗教化,因为宗教也能增加容错率。
信徒把钱送到教堂,如果遇到问题,教堂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说到底社会还是人与人合作才能构建更大的容错率,所以不管是宗族,还是宗教、亦或是帮派,或者是老乡会,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多一个栗子就是多一分力量,多一分容错率。”
“那就需要大家心中充满爱,要互相了解,还需要拥有信仰,才能让大家团结起来。”
爱、信仰、互相理解,是她能想到的让大家团结的方法。
但这也只是理论,到底如何落实,她也不知道。
建造方舟很好理解,把资源抢过来自己用就行,现在大卫就是如此,把母亲捡回来的脊柱安装在自己身上,向欺负自己的同学复仇。
“建造方舟只需要考虑自己的感受就行了,但治水却需要考虑大家的感受,一般人做不到。如果要治水,这个时候大卫改造了自己之后应该去好好读书,做个思想家,建设自己的纲领,让更多人追随自己,构建一个托底的规则,以改造自然为终极目标。而不是拿到力量就对仇人动手,直接退学,那只能让大家知道大卫也是一个自私之人,他会抢夺资源,那自己也得抢夺资源。”
“没有爱、信仰、互相理解,根本就做不到。”素子依旧认为只有爱、信仰、互相理解才能让世界更加和平。
“你说的是理论,我说的是实践。爱,人第一个爱的人是自己,如何让一个人去爱别人需要教育。信仰,每一个宗教都要为自己争夺资源,对抗异教徒。如何让不同信仰的人合作就需要互相理解,而互相理解有需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需要换位。那么如何让不同宗教的人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