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虎神营

我那时孩童心性,最喜欢听这些故事,总是缠着周广林反复讲,因此记忆颇深。

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由于清军战力低下,根本抵挡不住侵略军队。

因此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军机大臣刚毅等人对敢于杀洋人的义和团十分看重,主张“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甚至向慈溪太后汇报“拳民忠贞,神术可用”。

朝廷迎义和团入京,甚至暗地里拨发粮饷给京畿地区的义和团组织。

庄亲王载勋直接加入义和团,在王府中开设坛场,他本人脱了王服蟒袍,头裹红巾,身穿短衣,见到八门门主甚至下跪行礼。

不久后八国联军两千余人破天津、寇大沽,兵锋直指京城。

庄亲王载勋是京师步军统领,端郡王载漪是禁卫军总兵,因此守卫京师的任务主要落在他俩头上。

可当时无论京师步军还是禁卫军,半数以上都是烟鬼,剩下一半整日提笼遛鸟,满四九城闲逛。

有些没钱的禁军还在京城里做些小生意,火器营的人便在琉璃厂卖臭豆腐。

因此当时的京师步军和禁卫军可以说是基本没有战斗力,骑兵上不去马,步兵拿不动枪,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既然这些兵不能用,那就只能再募新兵。

端郡王载漪便将目光瞄准了义和团。

军机大臣刚毅从义和团中选出精壮,单独组成一营。

因洋鬼子三字中“洋”通“羊”,取“虎吃羊,神灭鬼”之意,这一营便被叫做“虎神营”。

至此义和团便成了朝廷的正牌部队,直接归端郡王载漪指挥,这下可算有了编制,吃上了皇粮。

义和团因此军心大振,总坛诏令各门门主及掌灯使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大旗,于是各坛口人马纷纷进京勤王。

大部队在半路上将准备进犯北京的八国联军两千余人堵在廊坊,以冷兵器硬拼洋枪洋炮,死伤自然十分惨重。

但各坛口人马誓与洋鬼子血战到底,冲到八国联军队伍中展开白刃战,遂将这一支侵略军打退回了天津,此役史称“廊坊大捷”。

想到此处我对杨天佑说道:“不管你是不是洪秀全的儿子,若因义和团抵抗外侮,就把仇恨算到我们头上,那未免太过荒唐!更何况就凭你还想断我们香火传承,更是痴心妄想!”

说完我便不再与他废话,提着他就往地下车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