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赛马场

阿勒屯的风 林淮岑 2315 字 2天前

吹来的风带来一些热气,头顶的阳光开始变得炽热,沿途中的草皮变得青葱,一大片的不知名小花朵开遍了整个山头,远处都是笔直的树木。更远处的天山上,白色积雪还未消融,地下却已郁郁葱葱。

葛云雀将车窗全部摇下来,将手肘搭在窗户边,下巴放在手肘上,风吹得发丝微乱,她今天没有将长发扎起,随意地披散在肩头。由于是节日,便穿上了莱勒木妈妈给她定做的那个绿色坎肩,里边搭着麦麦提敏大叔亲手梭织的艾德莱斯制成的长裙,柔软、丝滑,颜色艳丽。

小主,

真好,如果只是单纯地过来游玩,想必会更加开心的。

葛云雀垂头看了下另一边座位上的相机,临出发的时候徐漫发消息给她,说是要顺便写一篇关于肉孜节活动的文章,让她和小杨去看赛马的时候,多拍几张素材,到时候放入文章中做插图。

“光是要人干活,也不给点报酬,拍照卖出去也得给点版权使用费呢。”口头上的抱怨归抱怨,葛云雀心底没有半点不乐意,毕竟在他们出来游玩的时候,徐漫还在家中加班赶方案。

小杨感慨道:“那就是一个女魔头。”

“谁说不是呢。”葛云雀表示非常认同。

开阔的草地此刻已经被布置成热闹非凡的赛马场,四周用粗壮的原木搭起简易的围栏,围栏外密密麻麻地挤满了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手中挥舞着色彩鲜艳的手帕,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即将开始的比赛。

一辆车缓慢地停下,很快从中走出一个年轻女子,举着相机,脚步欢快。

“快点,比赛都快开始了,我们来得有些迟了。”

年轻女子身后跟着一个差不多岁数的男士,穿着牛仔外套,看上去休闲,他倒是不着急,“幸亏我一路上没耽搁,不然别说是看比赛了,恐怕等我们到的时候篝火晚会都过去一半。”

葛云雀看他一眼,举着相机,朝着人群中跳着“黑走马”的几个村民拍照,她去参加萝珊婚礼的时候,那些年轻人也喜欢跳“黑走马”这种民间舞蹈,小孩子们还曾经教过她跳,但是没有多少舞蹈细胞的她,并没有学会。

“好多人啊,这里应该挺安全的,你拍照吧,我到处逛逛。”小杨捂着肚子探头探脑,看样子是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去解决一下私人问题。

葛云雀观察了一下四周环境,指着不远处的一顶红毡房,“那待会儿我在毡房门前等你,别跑远了,当心找不到路回来。”

“知道了,别像个老奶奶一样啰嗦。”小杨一溜烟就跑远了。

这里的年轻女生们都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头上戴着各种款式的刺绣花帽,长长的羽毛,象征着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葛云雀趴在粗壮的原木栏杆上,她喜欢看别人跳“黑走马”,“黑走马”被当地人叫做“卡拉胶勒哈”,意为“黑色的走马”。莱勒木为她介绍过,在哈萨克族中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曲和马匹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马在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哈萨克族人都喜爱马。

人群中的男人们跳起“黑走马”,他们模仿着草原上骏马的走动、奔跑、跳跃等姿势,舞姿轻快有力。

“是冬不拉!”葛云雀听见忽然响起的音乐,她欣喜若狂,刚想和别人分享这种喜悦,却发现周围均是不认识的人。唯一认识的小杨,也找厕所去了。内心涌起的喜悦之情淡了许多,她将相机挂在脖子上,朝着弹奏音乐的地方走去。

过来观看赛马的人太多了,葛云雀小心地从旁边挤过去,会是他回来了吗?她想起了那个会弹奏冬不拉,也会弹奏手风琴的男人。

“借过借过!”一个女生高举着手小跑过来,发辫上的银饰叮咚作响,“哈斯木大叔的腿伤复发了!”

看样子是有病人,葛云雀赶紧往后退去,给她腾出地方经过,女生从她面前跑过,小脸红扑扑的带着些许雀斑,但皮肤很白皙。

葛云雀等人走后,往女生来时的方向看去,是刚才在跳“黑走马”的那群人,或许是有人因跳舞旧伤复发了。她跟了上去,想看看病人情况如何,要是有需求的话,她能够帮忙开车将人送到卫生院去。

几个年轻小伙抬着女生口中的大叔往一个毡房走去,葛云雀跟在后面,烤馕的香气不断传来。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与莱勒木重逢。

他正在低头调试冬不拉。

舌尖泛起一股甜涩,葛云雀不知道此刻该不该上前,她刚要开口,忽然听见马群躁动的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