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发后面再捏一下,看着头型饱满些。”经纪人对着赵知味的妆造提出自己的意见,检查过一遍之后,再一次催促他赶紧擦赶紧嘴,准备出去了。
外面的读者早就来候着了,不少都是从外地过来的,也有少数当地的从其他市区和乡镇过来的人,算得上是场大活动了。因此袁松书记安排了些人来负责安保工作,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徐漫充当了签售会的主持人,她以往哪儿主持过这种活动,还是昨晚上回家后临时百度的台词,勉强撑了下来。
“各位读者朋友们,接下来让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今天的嘉宾——赵知味老师!”终于等到了赵知味的到来,徐漫松了口气,她看了看咖啡馆打开的大门,室内的面积不够,只能够容纳三十几个人坐下,其余的读者都还在门外排队,就等着赵知味给他们签书。
赵知味显然对这个场景极为熟悉,一出场就热情地和他的读者打招呼,不少年纪较小的读者都已经激动得热泪盈眶了,看样子应该是第一次来参加作者签售会,对于见到自己的偶像十分激动。
“好,谢谢赵老师,我们进入下一个流程,粉丝互动环节,大家可以踊跃举手发言,欢迎向赵老师提出问题。”徐漫看着打印出来的台本,按照时间进行下一个环节。
看着台下的众人,她一点儿不慌,在活动进行之前,就已经和粉丝群的管理员商量好了,到时候大家都会按照序号来进行提问,问题也都是经过赵知味经纪人审核过的,避免询问一下跟他私生活和工作有关难以回答的问题。
其中一个管理员举手示意,徐漫点她起来,“这位读者很热情呀,一直在积极地举手,请问你想问赵老师什么问题呢?”说话的时候,她把话筒举了过去。
对方按照已经商量好的问题,问到了关于新书《冬窝子》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时的趣事儿,以及对于未来的创作计划,赵知味滔滔不绝地阐述起来,看样子需要个几分钟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漫为了拍照好看,特意穿了双带跟的高跟鞋,还穿着半裙,站着足弓都开始发疼了,她趁着赵知味回答问题的时候,赶紧就近找了个空位置坐下。刚坐下不久,就见萝珊过来了,她连忙起身,“抱歉啊,我以为这儿没人坐呢。”
“没事儿,你坐吧,我坐久了腰疼,站会儿也挺好的。”萝珊是被临时喊过来的,袁松书记听说最近短视频平台上搞直播有很多流量,就想在赵知味的签售会上也进行直播。
萝珊对于这些事情不是很清楚,于是虚心向徐漫请教:“我们可以用自己手机开直播吗?会不会涉及侵权问题,这个赵作者好像知名度很高。”
“这个有些难说,要是进行商业行为的直播,肯定是要征求对方同意的,但好像只是起宣传作用的话,倒也不必那么认真。”徐漫也说不准直播可以不行,于是好心道:“我帮你去找赵知味的经纪人问问,她肯定能给个明确答复。”
有她帮忙,萝珊算是吃了颗定心丸,等徐漫退场去找经纪人,她捡起坐位上的《冬窝子》,顺手翻了几页。临时被叫过来帮忙,她知道袁松书记还挺喜欢这本书的,私底下评价这本书写出了哈萨克民族的灵魂,她觉得夸大其词了,自然是为了哄这个知名作者来开签售会,才会说出这样的夸赞。
她没看过《冬窝子》,最近工作太忙了,每每回到家都是简单洗漱下就倒头睡觉,脑子一点儿不想转。
萝珊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是几张大草原的照片,猎鹰翱翔天际,天苍苍,草茫茫,这些场景让她觉得分外熟悉。继续翻看下去,是赵知味的自序,关于为何要写这本《冬窝子》,以及冬窝子这个名字的由来。
看得出来,赵知味对于哈萨克民族有着极深的了解,才能够写出这样充满温情的文字。
萝珊被自序中的文字吸引住了,她打算继续看下去,却被人打断。“萝珊,赵知味的经纪人答应了,你们可以直播,现在还有时间,赶紧调试一下手机吧,免得待会儿就该签书了,没什么看点。”
徐漫问完话后就急匆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