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感觉被忽悠了,但是没有证据

“你慧眼识珠帮助了我,团结一切能团结起来的力量,扶大厦于将倾,打造了一个让龙国能再次腾飞的支柱产业。”

“意味着你改变了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国运,国士无双,舍你其谁。”

“意味着从今以后,没有人再谈论董三斤的名字。”

“而你的名字,将会被所有人铭记。”

一通话说下来,徐少常的呼吸都开始变得沉重了,手里的蒲扇也仿佛重若千斤,摇得越来越慢。

看到徐少常还没表态,苏白佩服不已。

不愧是蓉城大管家,自己都使出八成功力了,还能稳坐泰山。

见状,苏白立刻转变策略。

“当然,我也知道,这件事对于蓉城,对于老徐你来说,确实力有不逮,心有余而力不足。”

毕竟要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单是涉及到的部门都数不胜数。

想要说服这么多部门,一起来帮助苏白,徐少常要动用的人脉资源,相当恐怖。

恐怕这件事还得上达天听才行。

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没事,我也能理解。”

“反正方法比困难多嘛,实在不行,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这句话就再直白不过了。

问题,是你徐少常提出来的,一门儿心思想把苏白的车企留在蓉城。

机会,苏白也给了,看在两人多年以来私交不错的份上。

可把不把握得住,那就看徐少常自己了。

反正言下之意,徐少常要是把握不住这个机会,那就怪不得苏白了。

无论到时候大米汽车是落户首都还是魔都。

你也别怪我这个老朋友没给机会。

而此时的徐少常,终于能体会到当初董三斤的心情了。

整个世界,就是一张巨大的赌桌。

任何改变格局和时代的大事件背后,其实都是一场赌博。

当年计算机迭代的时候,毛熊押宝电子管,而老鹰国梭哈晶体管。

后来的故事告诉我们,老鹰国赌赢了,而毛熊则输得一败涂地。

国家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90年代的下岗潮,第一波下海捞金的,很多人都发了。

而守着自己的铁饭碗,盼着厂子起死回生的,最后却落了个两手空空。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你想要高收益,就要承担高风险。

羡慕董三斤的人很多,但又有几个人知道,当初大米超市备受质疑的时候,董三斤又默默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当真是只看人吃肉,不看人挨打?

现在你徐少常想当第二个董三斤,那你又能拿出当初董三斤舍命陪君子的勇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