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收藏品,不能破坏原有的自然包浆

他又对常启贵回了一句。

“那行,你稍等一会儿,阿顺还在吃饭,等饭吃完了,就看你带来的东西。”

爷爷再次对他说道。

“好,看东西不急。”

接下来,二叔跟龚锦辉聊了起来。

他把今天常顺去西掂镇的事情说了下。

听到这,龚锦辉总算是明白了他们一家过来的原因。

又过了不久,常顺把午饭吃好了,看起了他带过来出售的物品。

龚锦辉带过来的东西,有:

37枚铜钱,16枚铜元,一个小秤砣、一块铜镜、一个瓷茶壶、3个粗瓷的小茶杯以及一把铜锁。

铜钱里面除了一枚“咸丰当十”钱,其它的都很普通。

16枚铜元,有大清铜币、光绪元宝、民国双旗币等,都是十文、二十文,一样很普通。

小秤砣,鸡蛋大小,形状是常见的梯形,不过它不是金属材质,而是石头制作。

秤砣的面上有一个“忠”字,“忠”字的背面还有两行竖字: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这个石头秤砣一看就是特殊年代的。

铜镜年份很久,估计能到战汉时期,是几何纹饰镜,直径约13公分。

这个铜镜,被人“除过锈”,不过方式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被砂纸以及清洁球处理过。

像这种不专业、画蛇添足的做法,不但没能让藏品本身的价值变高,反而大为降低!

曾经他就听说过相关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个收藏家去一户乡下人的家里买东西,看上了一个铜茶壶。

那个铜茶壶很精美,表面有复杂的纹饰图案。

由于当天带的钱不够,跟卖家约定第二天过来付款后就离开了。

收藏家离开后,这户人家自以为是的认为把壶洗干净、除锈后别人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