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只要她家里人不反对,想去就去吧!

捡到这个箱子,肯定也是捡了漏了。

那些搞收藏的人去拆迁区,他们通常都会留意木头,毕竟生活用品,木制品算是最多的。

但普通人,不会在意这些。

画有符箓的老龟壳有成年人巴掌大,上面写的字是“福”、“寿”。

符文是用朱砂画的,年份看上去很久,至少也是民国时期。

从回收废旧的师傅手里,购买的东西有:

一个茶馆专用的大号老茶壶,一把黄花梨老称,一台老电视机以及一个真武像。

大号的老茶壶,材质是铜的,高度约一米二,最大肚径约60公分。

它的顶面位置是平整的,开了3个直径约15公分的圆柱形孔洞。

这几个孔洞,应该是温酒用的,算是多功能设计了。

这个老茶壶的年代,应该也是民国时期。

黄花梨老称是一杆大称,长度近两米,最大直径约5公分,尾部最小直径约3.5公分。

这个秤很特别,秤杆表面的“金星”分成了三个部分,它是一个三面秤。

像这样的秤,很少见。

它的年份,能到清朝时期。

老电视机,“沪市牌”,木壳,17英寸电子管制式,算是国产最早的电视机了。

可惜已经坏掉,不过这样的物品,本身就是用来收藏的。

真武像高约一尺,材质也是紫檀,年份民国时期。

在收东西时,他还看见一位新入行的同行购买了两样假货:

一个银手镯、一串珍珠项链。

银手镯并非真正的“银手镯”,它的表面只是刷了一层银粉,从细微磨损的地方看,能看见里面露出的黄色。

这说明里面的材质是铜的。

珍珠项链也并非真正的珍珠,而是用玻璃仿制的,在表面涂了一层珍珠的颜色。

这个从某颗珠子表面磨损的位置也能看出来。

除了用玻璃仿制,也有用陶瓷仿制、塑料仿制的。

在这个年代,珍珠的价格比较好,不像以后,养的人多,产量太大,加上佩戴的人少,变得不值钱了。

买东西,一定要看仔细,特别是那些细节处,不然就很可能打眼上当。

期间陈老板介绍,常顺在一位搬迁户家里还买了些东西,这些东西,有:

小主,

21块银元、一个罐子、一块怀表、一把紫砂提梁壶以及两瓶茅台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