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你应该还有更好的东西没拿出来吧?”
商谈好他摆放出来的物品,常顺又问他道。
“有是有,不过我听别人说过,有些东西是不能交易的,那些晚点我打算交了换奖金。”
王师傅想了想,然后说道。
看来他还是明智的。
如果真拿出“烫手货”,自己还真可能不会收。
哪怕收了,最终某一天也会拿去换奖励。
当然,自己收了,就会一直放在手里、烂在手里,肯定不会拿去再交易。
个人收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没有规定不让买东西,也没有规定不能自己收藏。
“是吗?能看看长点见识吗?”
常顺多少还是有些好奇的。
“还是不要看了,我再拿两件你能要的,不过价格不便宜!”
王师傅又考虑了几秒,最终摇了摇头。
“行!那你拿我能要的。”
对方不愿意让自己看,无所谓,啥东西去博物馆看不到?啥类型的东西以后自己不可能遇到?
想通了就好。
“给!常老板,喝点水。”
王师傅去拿东西时,他的老婆帮他倒了一杯茶。
“谢谢!”
把茶接到手里,他喝了一口。
“看你这么年轻,居然能做这生意,真了不起,做你们这一行肯定很赚钱吧!”
王师傅的老婆继续跟他闲聊道。
“也不一定每次都能赚钱,要是哪次买东西看走了眼,或者说出价太高,亏本的时候也有,我也就是赚个跑腿费。”
这也就是这个信息不流通的年代这样,古玩的行情持续上升。
要是后世炒作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人通过视频、网站都能找到一些同类型藏品的参考价格,要价比卖价还高。
加上遍地假货,出去铲地皮买东西,大多都是亏本的。
“我看你做事挺稳妥的,我们家老王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可都是真的,没有一件假货。”
“这些我能看出来,大家都是熟人,乡里乡亲的,你们肯定也不会拿假货来忽悠我!”
常顺对她笑了笑。
正聊着的时候,王师傅走了出来。
“你再看看这两件!”
他把物品又放在了桌子上。
一块大银锭,一个鎏金铜佛像。
常顺先把佛像拿到手里看了看。
佛像是一个菩萨坐像,高度约25公分,戴着“唐僧帽”,双腿盘坐在莲台之上,一手呈莲花指放在胸前,一手置于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