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生拱手:“三公子客气了,能为石山县的百姓做些事情,本就是吾辈该做的。”
黄公子叹气:“可惜树苗太少,看来还得派人去其他地方寻找。”
秦先生宽慰道:“三公子也不必气馁,改善一县民生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一切还要慢慢来。”
“我明白的。”
东篱玖他们离黄公子他们有一段距离,没有特意去探听,所以没有听到黄公子他们说的话,但他们也在讨论石山县的贫瘠。
东篱玖道:“这样的地方可种的东西很多,可这里却只有荞麦和一些耐旱的蔬菜,想来这里的官员并不是能为民造福的好官。”
黎熠不关心这里的官员好不好,他只在乎东篱玖说的可种植的东西。
“玖玖,你说的可种的东西都有哪些?”
说着还拿出纸和炭笔要做记录,这是这段时间养成的习惯,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记录那里的地理地貌,以及可以种植的作物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东篱玖说道:“这里日照充足,适合种植耐旱的水果,因为日照充足,水果会更甜。”
“像猕猴桃?,成本较低,管理养护费用也低,利润可观?。”
?“还有核桃?、?板栗?、?枣树?等这些树种适应力强,果实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也是不错的选项。”
?“还有山楂?、?柿子?、?柑橘?等:这些水果品种也适合山地种植,收益较高?。”
黎熠说道:“你说的这些除了核桃和板栗这些可以晒干储存,其他的都不耐放,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些农民。”
东篱玖无奈的看了黎熠一眼:“你就没想过将果子做成果酱,果干,果脯等成品销往其它州府?”
“可这不是需要有方子吗?”
“等你种出果子后,自然会有人看到商机,那时还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