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人死债消

“不曾,我不明白,为何说人死债消,他的债,这不是没消么?这样就算有个交代了么?”

“算,也不算。”掌门为他解惑道:“消与不消,因人而异。

于那些枉死的冤魂而言,就算他死了,债也不算消,哪怕伏法也是一样。

可小友并非那些冤魂不是么?你只是替那些冤魂感到惋惜,替他们打抱不平。

你觉得债不算消,是因为你站在了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

可对于天下苍生而言,这就是个交代。

交代有了,人也死了,于这天下而言,事情就算是盖棺定论。”

掌门这番话的确在理,可于清渊却觉得哪里不对。

“站在我的角度确实已经是个了结,但那些受害者的亲属怎么办?余生真的能够治愈他们么?”

“当然是不可能的。”茅山掌门看着已经封土的坑,沉声道:“所以无论是我们道教还是佛教,都有阴曹地府之说。

事实上真的有么?

谁知道呢。

那,不过是给予世人和我们自身的一个安慰,让受到迫害却无力反抗的人,有一个可以放过自己的理由。

‘死后定下十八层地狱’、转世必入六畜轮回’。

只要这么一想,是不是心里就会好受许多呢?

这样,至少可以给那些看不到希望,却不想死去的人,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普罗大众需要这样一个理由,去支撑他们活下去。

如果连这虚假的希望都没有,那对有些人来说,活着未免太过痛苦。

我们修行中人,不需要那虚假的希望,我们一群人就是希望。

思我所思、想我所想、随心而动,随念而行。

天下无可救药,看不惯,那便下山去救这无可救药的天下,哪怕明知必输,哪怕明知必死,也义无反顾。

若是昌平时代,那便守心,不做会引起祸乱之事,稳固这能让苍生活下去的时代。

这,就是我们修行中人。

我心即是我道,我道非天下之道,故不得随众,孤身独行,红尘不可乱我心,妄念不可夺我志,六欲不可沾我身。

修行注定孤独,所以我们讲法侣财地,有法,还需有侣才可啊。

如此说,小友可觉得能通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