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师父师母要求,一行驱车来到龙吟山,刘娅翠的笑容不断变换,只要能和高歌在一起,那就是无穷的快乐。
筑路工程队已全部撤离,房族长要求由他们来修建两村水泥村道支线,还要帮聚义村修建住房。勤劳纯朴的瑶族邻居十分清楚,修路、农田开垦平整、各作坊和水利灌溉工程修建,实在投入巨大,尽可能减少新邻居的费用支出。
林峰团队又搬进筑路队遗弃的板房内,原来的山洞用于存放石灰,。瑶族乡亲已辛苦操劳一年多,烧制的砖瓦和石灰不计其数,中间那座丘陵已被削去大半。未来,那一大片将开垦为四千亩标准农田,比现有农田要扩大三倍。
“董事长,筑路队已撤走四天,板房、一台老式推土机、一台有20年的柴油发电机、一台陈旧小型搅拌机和一台有问题的压路机留给我们处理,并补偿我们两万元。这次筑路工程他们赚了不少,也不在乎这些破铜烂铁,拆卸和运输还要另外花钱。
所有设备我们都仔细检查过,如果好好维修保养一遍,非常值得我们留用。从乡集市到聚义村有近20公里,再加上连接省道那条路需要我们维护,今后也需要这些设备发挥作用。板房就不用说了,可以广泛用于山上养殖行业,重新安装好喷道漆就是新房子。”
高歌认为这样废旧利用也好,反正都用得着。两村的主水渠正在挖掘中,好在第二道崖口山间有一道四五米宽的通道,只是曲折宛转。石门那道屏障就无法通过了,只能另外单独修建水渠。
师父不知何时没了人影,高歌知道他可能去了野草茂密的新农田,杨大伯还真没说错,仅看前方满目的杂草长势,就可断定这片土壤的肥沃程度。人工湖已注满水,湖水清澈可见,面积要远大于园林一场的人工湖。湖水皆来自前方的龙吟溪,注满水再堵上缺口就行,待到主水渠建成,那就是循环利用了。码头两侧全是荷塘,真不知聚义村五年后会是一道怎样的美景。
此时的房族长和房大哥乘坐拉石灰的翻斗车到来,依然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高歌,你爹呢?刚才后生打电话告诉我不是来了吗?”
高歌礼貌笑了笑,说:“应该是去新农田了,他就担心两年后不能种粮食。”
房大哥爽朗笑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你们这边就推平了两座小山包,也没多少石头,到时清理完小石头再翻耕两遍,种什么都成。对了,小林说你们村还有糕点厂,要不全都建在二道崖口那边吧。你们还要建酒厂和瓶装水厂,没必要多占地方。”
高歌觉得这样安排也行,到时多带带他们,最好能解决瑶族村所有剩余劳动力。
“我爹肯定会同意,我们中午再说吧,很多事情还要合计合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