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6-李斯篇

【然后是车同轨和统一度量衡——这些内容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

“车同轨”,其实我们一般会认为就是秦驰道的修建。其实李斯的目的也不算很复杂,他想要政令畅通,物资交流便利,于是向秦始皇上奏建议让全国的车轨统一,并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

李斯以京师咸阳为中心,陆续修建了两条驰道,一条向东通到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旧地。这种驰道路基坚固,宽50步,道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株。后又修筑“直道”,由九原郡直达咸阳,全长1800余里。

后面又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筑了“五尺道”,以便利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在湖南、江西一带,修筑攀越五岭的“新道”,便利通向两个地区的交通。就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为与道路配套,李斯还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六尺,以此保证车辆的畅行无阻。

这就是“车同轨”的主要内容。】

这些其实李斯早已提出来、也已经在进行的内容。

嬴政看着玉不识对李斯毫不掩饰的赞美,心中思量。

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一切都靠他们自己摸索。李斯提出来的很多建议他都采纳了,就是因为他看出了其中的实用性和长久性。

这也不禁让他回想起李斯的好用来。

想到这里,嬴政微微眯起眼,目光转向旁边站着的李斯身上,只见他恭敬的站在一旁,丝毫没有为先前的事而感到烦忧。

【至于统一度量衡,也是在秦朝建立以后,也还是李斯,他为了不使其影响王朝的经济交流和发展,便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他的这个建议同样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

其中,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则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货币的统一。此举虽然对秦王朝的经济发展用处虽有,但对后世的影响更大。毕竟他所主持铸造的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也就是俗称秦半两的,因其造型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以及他制定的的相关律法,诸如规定货币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私人不得铸币,违者定罪等,一直被后世沿用。】

说到这些内容的,玉不识明显讲的有些干巴巴的,同时她也还把李斯的资料也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