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人性本恶(二十)

“生则死,死则生,你若希望他活着,便是让他活在自责和愧疚中,倒不如让他死了,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不管应以安出于何种目的,而郭锋死后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她了。

辛允不知道朝堂纷争,也不知道郭锋有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她只知道自己眼睁睁看着一个人死在自己面前,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不久后,一群官兵瞬间将郭府围得水泄不通,一箱箱金银细软被抬出府门。

应以安和辛允离开了郭府,走在街上。

辛允低声问道:“郭子豪已经死了,而郭锋明明可以活着,为什么非要走上绝路?”

应以安曾承诺过会赦免他,况且他大义灭亲,手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本该是他将功赎罪的好机会。

应以安微微眯起双眼,“那你说郭子豪为何做了如此多的坏事,朝廷上却未曾传出半点风声呢?这其中的水,深得很。”

辛允紧咬下唇,“所以他们父子定然是里应外合,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享受着朝廷赐予的优厚俸禄,占据着高人一等的官职,到底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这本应是百姓的父母官,如今却成了为祸一方的罪人,实在是可恶至极!”

显然是被这对父子的恶行气得不轻。

“相较人性纯善之论,我更倾向于人性本恶之说。毕竟人处于利益的漩涡中,每逢抉择时,往往会将自身得失置于首位,即便此举会折损他人权益,亦难以抗拒这般本能的驱使。”

应以安声量虽未高昂,却在这喧闹的街市中落于辛允耳畔,言辞间满是笃定

辛允柳眉轻蹙,脚下步伐稍滞,须臾便又与应以安并肩齐行,“我有着与你不同的见解。即便人性初始存有恶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便丧失了为善的可能。恰恰是由于明晰人性中的这一暗影,我们才更应珍视与推崇良善之德,并借助律法等规制,匡扶人心所向,以此推动人与人之间融洽共处。”

应以安微微点头,“确实,或许唯有律法的严苛,才能有效约束人性深处潜藏的恶念,使其不至于肆意蔓延。”

二人正说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