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新商品:荷包

和老师约定好,许大山也推门出来,瞅着这雾气也不当回事,对许毅说:“你和你娘先捯饬菜园子,我和老大老三先去锄地。”

这就是人多的好处。

家里家外的,一趟都能安排。

许娘烙了白面肉饼,吃饱赶紧干活。

俩人先给院子里撒上种子。又去新宅子故意留的菜园子里撒上些早春的菜籽。

见花池子空着,差点忍不住也撒种子上去。

许毅赶紧挡住:“娘,这种花。”

“唉,种菜多好,浪费这好土。”许娘虽说着,却也收回了手。

心疼。

-

雾气渐散,家家地头上都有不少人。

有牲口的赶着牲口干活。

没牲口种地只能自己拉着犁,铁打的本来就沉,下到地里得用出吃奶的劲才能拉。

他们一家昨天就商量好了,王安和带着牛车和他们一起种地。

刚到傍晚,许家,王安和,胡庆之的地都已经种完了。

许凤仙把种子放在牛车上,夸奖王安和,“幸好你来给帮忙,要不然明天都种不完。”

王安和腼腆一笑,“婶子,我能帮忙才高兴呢。”

“好孩子。”

许凤仙瞧着天色,搓了搓手。

“婶子先回家,给你们蒸包子,猪肉酸菜包子,香着呢。”

-

折腾一天,许毅一顿吃了三个大肉包。

收拾完桌子。

许毅便迫不及待地拿起胡庆之送来的竹简。

是一篇策论。

论仁政与治国。

胡庆之见到主动翻看,眼里闪过欣慰之色,解释道:“此竹简是多年前童试第一考生的拓版,你主要看他的论证,论点,这位考生的作答,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许毅垂头看去。

“夫国之兴衰,系于政道;政道之要,在于仁政。古之圣王....”

片刻后,他指着一处说道:“老师,这上面提到‘轻徭薄赋,使民有恒产’,可如今各地税赋虽有定例,但杂役繁多,百姓依旧苦不堪言。

学生实在想不明白,若要真正做到轻徭薄赋,该如何权衡各方利弊,既能保证朝廷的运转,又能让百姓休养生息呢?”

胡庆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