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家都没有,这又是稀罕物,那保准往他这来。

只可惜他之前想过,还想给人开工钱去挖,都嫌冷没人去呢。

“卖啊,我留上两根就成,剩下的都卖。”

许毅笑着答复。

“215文一斤,您要的话我这就给您称,这天冷的要命,您店里卖上一碗,生意保准好。”

这个价格许毅路上就想好了。

夏天的笋尖也就一百文一斤。

可这物以稀为贵,这想吃吃不着的东西价格自然就高。

215文,是真不便宜。

但细细一算,一斤最少能出五碗汤,一碗卖一百二十文。

老板心里一喜,当即拍板,“过年这几天都在家吃,下馆子的人少,先给我来上十斤。”

许毅闻言一喜,提起背篓边上的秤。

老式的称,一根木棍当杆,上面用银点子做刻度,三条铁链子连接下面一个托盘。

秤杆的前方还有一个钩子,用来称重物,大物件。

拎着的绳索也分前后,重物用前面的绳,轻的用后面的绳。

两种的秤砣也有区别,重物是大铁块上面写着重量,替换斤数不同的铁块,达到秤杆子平衡,就称出重量了。

称十斤不用那么费劲,秤杆子上用绳子绑着个秤砣,直接把笋放秤盘里就行。

笋容易滚动,许毅分了两次。

笋有大有小,正好十斤可费劲,“十斤三两。”许毅把称给老板看。

这个动作让老板好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