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这才想起,自己进屋子有些时间了,祖母她们该等急了。
拿了春玉那封信想给祖母和大伯母看,后一想,她们都是精明人,一眼就能看出有问题。
与其这样,不如直接说没有来信吧,就说秋燕说一切都好。
果然,老太太和许氏相视一眼就没再说什么了。
她们只会以为春玉在吴家过得不好,连写封家书都难。
绝对想不到,长姐在京城把吴家的天都掀翻了。
给春强做的八珍糕,结果小家伙嫌弃得不要不要的。
“没有之前的好吃,阿姐,你尝。”
春暖尝了一下,好吧,应该是心不在焉的忘记了放糖,没有一点甜味儿是真的哄不了小孩。
“阿姐做糕点的手艺还不是很精,还需要好好的练习。”
“嗯,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春强很认真道:“阿姐,你要多练练。”
“小家伙,谁告诉你的?”
此处用上这句话还蛮正确。
“宁哥哥给安哥哥说的,春强记着呢。”
呦嗬,记性还不错!
春暖捏了捏他软软的脸蛋:“好好读书,读好了书阿姐就给你做糕糕。”
“阿姐,拉钩。”
春强居然伸出了小手指要和春暖拉勾盖手指拇印,嘴里还念念有词:“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变了就是猪八戒。”
不用讲,这些话又是在村里和小孩子们学的。
孟母三迁是有道理的,全家搬到镇上来住确实是明智的选择。
三婶黄氏没有明说,但是看得出来,她一直很焦心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中受了影响被带偏。
春暖也知道,黄家祖上出过一代大儒,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后代,注重的就是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