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结局——
(BGM:《Who We Want to Be》Tom Day)
“……”
“……你……”
“你为什么不回答。”
光之子疲惫地跪坐在浅海之中。
“你为什么不回答?!”
他指着那个神圣的背影,悲愤地将拳头砸入水中,溅起无力的浪花。然而那个神圣的存在却未曾转身,它只是默默地飘在空中,岿然不动。
彼得知道它绝对知晓一切。他能感受到,它是故意的,它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
“……”
沉默。
在长久的哀伤与寂静之中,光之子孤独地坐在世界的终末。
他反复思考着自己那已经化作泡影的使命。
无论如何,哪怕光是没有意义的,光绝不可能是坏的。他如此想来。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他的使命已成一纸空文——他存在的意义已经被有限的可能抹去了。曾经的坚忍不拔与毫不动摇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我该怎么做……告诉我啊、告诉我吧……”
“我……别这样、别这样——告诉我吧,就一次、就一次!”
他痛苦地摇着头,试图找出一丝一毫否定自己想法的机会——可是没有,事实绝望地陈列在他的眼前,已经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和余力了。
“呃啊啊啊啊啊啊……”
在这可悲又可笑的事实面前,他又怎能不悲痛欲绝呢?
在这绝望而孤独的结局面前,他又怎能不痛不欲生呢!
在这黑暗且虚无的终点面前,他又怎能不泪流满面呢……
“全都没有意义……从来都没有希望……”
“什么光与使命、什么永不动摇的誓言、什么伟大的创造、什么必要的牺牲、什么忍耐的意义……”
“我听不懂啊——啊啊啊——我不明白啊!”
充满血丝的双眼淌下淡淡发着辉光的泪水,滑落于这片金色的海中。
“——怎么可能救得了所有人啊啊啊!!!”
彼得哀嚎着,捶胸顿足着,跌倒在海中无用地辗转反侧着。
在世界的尽头,光之子痛哭流涕。
在心中的光芒破碎之后,他比那悲伤之物更加悲伤,他比那绝望之物更加绝望。
可这强烈的情感却并未掀起半丝波澜。神圣的衪依旧静默着,似乎正等待着他做出最终的选择。
呜咽与恸哭声从平静的海面上扩散而去,经久不息,似乎就连浪花也窃窃私语起来。
泪水带不走痛苦。
终于,在漫长的哭泣声中,泪水流尽了。
他无力地坐在浅海之中,疲惫的双目空洞无神。
“……难道……”
“……这个问题根本没有答案?”
“……”
“我给不出答案。”他最终叹息道。
在绝望的尽头,他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接受了自己的一切奋斗尽是无用的事实,就如同他忍受着曾经的一切苦难一样,他低下头去。
他被折断了。
泪如泉涌后,光之子的目光却并未熄灭。
入眼尽是迷茫,他却没有放弃希望。他找不到方向,但他已在路上。
人类需要那么一点点的幻想来活下去。
更何况光是没有资格停下来的。
“或许,我真的没有能力履行我的使命了……”他痛苦地捂住脸,但最终,他还是跨过了这个坎,抬起了头来。
“我只是……希望我们能活下去而已。”
“既然在这里没法获救,至少……”
“是的,哪怕要背弃我那早已支离破碎的昨日……”
“……请答应我,至少给我们一点点活下去的希望吧。”
对着那神圣的背影,他跪了下来。
“我向您祈祷。”
“我知晓我们早已罪孽缠身。”
“我知晓就连光也无法救赎。”
“即便如此……”
“请赐予我,一片希望尚存的乐土……”
……
这一次,那神圣的存在回过了身。
下一刻,无穷无尽的圣光,自光之子的头顶洒下。
他尽力抬头向着那光望去。
“啊……我看到了……”
在一切的尽头,他释然地说道。
……
……
……
……
……
……
(BGM:《éclosion》Tony Anderson)
孤儿院中,别的孩子三五成群地玩耍着。这是难得的周末,没有人强迫他们读书,可以自在地在院里歇息。
“喂,你听说了吗?”女孩说道。
“什么,那个整天到处找小孩子玩的大人吗?”男孩自顾自地玩着打弹珠,“我听别的孩子们说了。我们老师也提起过。”
“嗯。他说这次要给我们展示魔法,好让我们信他的话都是真的。”
“切,鬼信咯,肯定是来骗人的。外面奇奇怪怪的东西多着呢,小心他把你抓走卖掉。”男孩不以为然。
“我不信!他上次还给我酸奶喝!他身边跟着的全是跟我们差不多的孩子们,”女孩一叉腰,有些生气地说道,“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想跟我去看,所以我向他要了这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着,女孩从兜里掏出一把塑料做的玩具剑,递给男孩。
又有哪个男孩能拒绝一把好看的玩具剑呢。
“哇塞!”男孩惊呼道,“好逼真!这是巢里的孩子才买得起的玩具吧!”
“怎么样!你现在肯跟我去了吧?”
“我也很想……但是院长爷爷肯定不让我们随便跑出去的。”
“嗨,那个人早就想到了!喏,给,你的面具。”说着,女孩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卡通面具递给男孩,自己则带上仿佛是假面舞会里的一个华丽假面。
“假面勇士的面具!”男孩兴奋地跳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带上了面具,“可是,这有什么用啊?”
“哼哼,带上这个,就没有人能发现得了我们了!走,我们溜出去!”女孩自得地笑道,抓起男孩的手就一路狂奔着跑出了大门。
男孩本来还有些害怕,见到真的没人理睬他们时,他立刻兴奋起来:“好神奇!这也是那个人给你的?”
“对啊,他听我提起你,就给了我这些,让我带你去见他。”
“可是,为什么是我?”男孩有些犹豫。
“谁知道呢?我也是鬼使神差地就加入了他们。”
很快,两个孩子就跑过了几条街,跑到了一个不算宽敞的巷子里,摘掉了面具,转身拐进了一个其貌不扬的门里。
进门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原本白色的墙壁上被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儿童涂鸦。走廊很长,好像看不到尽头一样。走廊两边整齐地排列着很多同样的门,上面依次注明了门牌号,就好像一个很大的宿舍。
突然间,一扇门开了,一个年龄稍大些、看起来有十三四岁的男孩穿着睡衣走了出来。他看到女孩,愣了一下,随即打招呼说道:“嗨,珍妮,欢迎回来。这个弟弟是?”
“你好啊,史蒂芬。这是我的好朋友约翰。”珍妮说道,“我要带他去见先知哥哥。”
“噢,”史蒂芬点了点头,叮嘱道,“记得小声些,先知哥哥在给其他孩子看病呢。”
“知道啦。”珍妮应道,拉着有些发愣的约翰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