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新希望

"漂亮!"原本抱着胳膊观战的张主任突然开口,"小谷,你刚才的判断比我预想的快了10秒。" 手术室响起压抑的笑声。

谷宇轩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术服已经完全湿透,但握着持骨钳的手稳如磐石。

当钛合金钢板完美贴合骨折面时,他忽然意识到,这间充斥着消毒水味的手术室,此刻正飘荡着雨后青草般的希望气息。

下了手术台之后,谷宇轩立即在“医疗先锋队”微信群里面吼出来,“兄弟们,来了两年了,我终于能够给病人动手术了……”

在岳阳的引领下,双大附一医院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一场关于 AI 与医疗融合的变革悄然兴起。医生们纷纷投身其中,热情高涨,“医疗先锋队” 微信群就像一个热闹的信息中枢,每天都不断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

在内科诊断领域,AI 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应用潜力。当被 “投喂” 超过一百份真实病历时,它就像一位迅速成长的医学生,已然能够独当一面,对高血压等一些基础病症进行精准诊断与妥善处置。这一突破让内科医生们惊喜不已,他们再也不用为一些常见病症的反复诊断耗费过多精力,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攻克疑难杂症。

与此同时,廖晓涛住院休养的这段时间,岳阳在急诊科主任楚鹏飞的悉心教导下,心脏介入手术技术如同火箭般突飞猛进。

这一天,曹慧敏医生和楚鹏飞主任在办公室里讨论病例,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岳阳身上。

“楚主任,你最近有没有注意到岳阳的变化?他这心脏介入手术技术,进步得也太快了吧!” 曹慧敏医生眼中满是惊叹,一边说一边轻轻摇头,似乎还不敢相信岳阳的飞速成长。

楚鹏飞主任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可不,这小子简直就是个天才。就说上次那台高难度的心脏介入手术,换做以前,他可能还会有些紧张,操作上也会稍有生疏。可这次,我在旁边看着,他的手法那叫一个稳,导丝在他手里就跟长了眼睛似的,精准地穿过那些复杂的血管弯道,整个手术过程行云流水,比我预想的还要顺利。”

曹慧敏医生接着说道:“是啊,我听说他私下里没少下功夫,每天都在研究各种心脏介入手术的案例,还利用 AI 模拟手术场景进行练习。他这股子钻研的劲头,真让人佩服。”

楚鹏飞主任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赞赏:“这孩子,不满足于现状,总是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在心脏介入领域就能成为顶尖的专家,说不定还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手术方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慧敏不由地想起上周那台惊心动魄的急诊PCI——这个年轻人用独创的"逆向导丝悬吊法",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个主动脉夹层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