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这些奏疏,刘宏却全都选择了留中不发,并未进行任何批复。
对此,朝中百官也是各种猜疑不断,只以为天子是想独揽外朝大权,故而任由三公之位空悬。
但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天子竟会趁着大军出征之际,突然就进行了如此重大的人事任命。
一个司徒王潜、一个太尉何休,三公之中的两位,竟都是出自公羊一派。
再加上对卢植的任命,如此突然的举动,出身其他学派的官吏,自然感到万分不安。
大军出征,公羊上位。
此等情形,与当初孝武帝之时,那是何其相像?
人们只以为当今天子也要像孝武帝那样,穷兵黩武了。
一时间,无数官吏,纷纷对此非议不休。
当然,人们非议的对象,也都只是针对何休与卢植而已。
至于拜王潜为司徒一事,朝中百官也都很是默契的没有提及。
如今,这满朝官吏,除阳球之外,其余众人,不是与王潜有着生意上的合作,就是承了王潜的一些恩情,几乎所有势力,都与王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可真是宁得罪当今天子,也绝不能得罪王潜。
得罪了天子,王潜或许还可以帮忙说句话,能够保你一命。
可若得罪了王潜,那就相当于得罪了其他所有势力,都不用王潜开口,其他人就会出手把你给摆平了。
对于朝中诸多官吏非议,刘宏感觉好笑的同时,全部选择了置之不理。
他之所以趁着这个时机,进行三公的任命,就是看准了朝廷如今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平息羌乱一事上,大多官吏也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因此,即便百官有所怨言,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放下各自手中的事情,来专门反对刘宏的任命。
面对刘宏的如此举动,其中感触最多的,非王潜莫属。
刘宏的成长速度,的确是超乎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