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汉英才

紧接着一群小黄门开始上前收拢考卷,三千学子也纷纷起身,然后在宫中侍卫的引领下,朝着宫外走去。

德阳殿内,除王潜、陈蕃、李膺、窦武、卢植、荀爽等朝中大臣之外,还有郑玄、蔡邕、桥玄以及上百名在野的一些名士大儒。

这些人,都是刘宏特意请来,帮忙一同审阅此次考核试卷的。

刘宏看向殿内众人,先是拱手一礼,而后沉声道:

“诸位,此番考核,乃是朕御极之后的首次推举贤良,于朕、于大汉,都意义非凡,望诸位能细心审阅,以助朕遴选一批治国贤能才是。”

“请陛下放心,我等绝不敢丝毫懈怠!”

面对天子所请,众人纷纷起身应和。

“好。”

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缓声道:“这第一场的主政实策考核,是为了选拔一批能臣干吏,可谓是重中之重。

诸位在审阅考题之时,需注意解题当中的具体计划、条文、重难点、施政方法、过程以及最终的预期等。

凡能达到以上要求者,无论其解答是否可行,皆视为合格。

反之,若是只讲道理而不论实策者,皆视夸夸其谈之辈,一律视为淘汰。”

“喏!”

听到刘宏提出的审阅条件,在场众人没有丝毫迟疑,纷纷齐声应是。

有了天子提出的条件为标准,众人审阅起来,可谓是目标清晰、效率超高。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众人便从诸多试卷当中,选出了近五百份成绩合格的试卷,然后取其成绩优异者,进行二次交叉审阅。

很快,众人便选出了二十多份解答完所有题目,且成绩优异的试卷,交到了王潜、陈蕃以及其他朝中大臣手中,进行最后的评分。

而王潜在评审试卷的同时,也将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那些学子的姓名上面。

当看到诸如田丰、沮授、周异、杨彪、诸葛珪、钟繇、张昭等人名的时候,饶是王潜也不禁一阵眼睛发亮。

他也知道,此番考核会引来不少人才,但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居然会引来这么多。

这简直就是将大汉英才,给一网打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