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虔诚地挑选,预备着年节里祭告祖先,庇佑家人安康。
苏璃一家穿梭其中,满心欢喜地采买年货。
路过木雕摊,苏璃眼睛一亮,相中了一杆精致的旱烟杆子,拿在手里反复端详,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
苏庆丰站在一旁,看着女儿的举动,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
小主,
他家闺女,就是心细孝顺。
一家人继续逛着,手上的包袱越来越多。
各色干果散发着诱人香气,糖果点心堆成小山,苏向盛兴奋得脸颊通红,眼睛放光,在摊位间蹦蹦跳跳。
以往他只能站在糕点铺子柜台下,眼巴巴瞅着,偶尔等好友金蛋分享那么一小块,此刻却能尽情挑选。
“我要买好多,给金蛋和小虎子也尝尝,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书店前,苏璃脚步顿住。
她精心给弟弟挑了笔墨纸砚,又在书架旁翻翻拣拣,寻到两本药草书籍,虽心疼不菲的价格,可想到往后的用途,一咬牙还是买了下来。
这一买,兜里的银子便少了近三两多。
不过,该买的东西也差不多都买齐了。
回去的路上,苏庆丰想起什么似的,神色柔和下来,开口道:“眼看要过年,你三姑估摸也快回来了。”
苏璃见父亲满眼温柔,不禁也跟着陷入回忆。
三姑打小就对爹爹关怀备至,性子温婉如水。
当年为了嫁给那个走街串巷的货郎,爷爷很是不满,甚至在三姑生育这般大事上都未露面,可三姑从未有过丝毫怨怼。
三姑与三姑父皆是踏实勤恳之人。
初为夫妻时,日子极为艰辛,三姑父挑着货担,风里来雨里去,寒冬腊月,大雪没膝,他也得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叫卖。
三姑守着家中琐碎,日夜缝补、精心操持,累得身形日渐憔悴。
所幸,多年积攒后在府城盘下杂货铺,生活才渐有起色,也重新与娘家有了往来。
更让苏璃心怀感恩的是,前世苏家遭难,是三姑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收养了年幼的弟弟,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让他免受颠沛流离之苦。
这般情谊,重如泰山。
苏璃愈发期待,盼着年节能快点与三姑一家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