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的人群很快被吸引。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纷纷议论。
“那不是陈家夫妻吗?”
“怎么回事?跪在这儿?”
“你不知道?他们儿子陈湘君就是那话本里写的那位,听说昨天死了!”
“啊?难不成是因为羞愧自尽?”
议论声四起,崔大人的脸色越来越沉。
一旁的小厮低声催促:“大人,时辰快到了,若是误了时辰,怕是来不及了。”
崔大人眉头紧锁,目光在陈家夫妻和渐渐聚拢的百姓间游移。
片刻后,他冷声开口:“若有冤屈,递交状纸。本官稍后自会受理。”
陈父陈母一听,眼中立刻燃起希望,连忙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状纸,双手颤抖着举起。
“我有!大人,劳烦您看一看!”陈父声音沙哑,带着一丝哀求。
车旁的小厮瞥了一眼,低声笑道:“准备得倒挺齐全。老爷,要收下吗?”
崔大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去吧。”
不一会儿,状纸便被小厮接了过去,恭敬地递到崔大人手里。
崔大人扫了眼,未多言,将其随手放在一旁。
小厮转过身,看向陈家夫妻,语气敷衍,“两位老人家,状纸我家老爷已经收下,他会看的。
如果确有其事,自会召你们前来说明。如今我家老爷有要紧事在身,还请你们速速让开,好让我们通行。”
陈父陈母对视一眼,眼中虽然还有犹豫,但也不敢再耽搁。
心里隐隐不安。
那女子的话是否真的可信?
万一这位大人根本不打算理会他们的状子怎么办?
可事已至此,他们也别无选择。
“是,我们这就走。”陈父低声应道,扶着陈母慢慢让开了道路。
小厮见状,摇了摇头,心里冷哼一声。
这种场面见得多了,真以为递了状子就能讨回公道?哼,天真。
马车再次启动,扬长而去,只留下陈家夫妻站在街头。
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开,嘴里却依旧议论不停。
“真以为当街拦下大人就能讨回公道,真是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