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苏带着秋实步行上街,秋实兴奋得脸颊通红,一路上眼睛四处乱转。
她出门自然没有牛车驴车啥的。
时人爱好风雅,出行常见的就是牛车或驴车。
马车虽然也有,但大多属于权贵富豪,旁边的群众多是靠一双腿丈量城市。
然而,仅凭双腿,京城这样的大都市自然是逛不完的。
一般深闺小姐很少外出,
一年到头出不去几次,所以连京城的布局都一知半解。
但虞家与众不同。
虞洪秋第一次当官,祖上都是泥腿子,没有家底支撑。
张氏母家是靠其父行脚商起家。
两个无根基的家庭结合,只能一步步学习世家礼仪与规矩,诸多方面倒给了虞苏意外的自由。
她常溜出家门,早已将京城的布局摸得十分熟悉。
从南城的贫民区到东城的繁华商肆,从北城的皇家寺院到西城的花楼歌馆……
“小姐,你在想什么?”
虞苏微微一愣,指着前方笑道:“看人。”
街头熙熙攘攘,行人络绎不绝。
相比往常多了许多生面,且看他们大多衣着朴素却风韵不俗,显然是外地来的读书人。
她不禁转念一想,三年一次的科举就在眼前,难怪这几日街头多了这么多陌生人的身影。
会试是明年二月份,只有近半年时间。
备考是件辛苦的事啊。
其中有几人低声交谈着:
“这里好大!听说汇春楼特别有名。”
“裴兄,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被唤为裴兄的男子答道:“我就不去了。京城虽热闹,但人生地不熟,大家还是小心点,别走散了。”
另一人道:“我也不去,在京城还要待上大半年,花销可不小。这京城不比家乡,连找个住处都不容易。这几天我们几个跑遍了坊市,客栈又贵,想找合适的院子租下真是难上加难。大伙还是省着点花吧。”
虞苏听着他们的谈话,不禁莞尔。
仅三言两语她就想到了几个生财之道。
京城这么多外来客,尤其是举子和商旅,不熟悉城中布局。
如果能制作一份类似“旅游指南”的图册,将坊市的各类吃住行与路线图登记在上,必然受欢迎。
想要完成靠她一人估计不行。
如果做一个很简易的旅游图册,她或许可以。
一张卖十文钱?
钱太少,她顿时没了兴趣。
租房也是一个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