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一行人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52天,因天下雨,不便出行,暂时滞留在沅陵城。
赶路途中,能作一个短暂的停留,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讲,是一件天赐乐事!
待雨稍歇,我们一群年轻人,和船夫一起,穿过沅陵古城,来到了位于古城西北角虎溪山麓的龙兴讲寺。
在前边,我们说到唐朝开国时,唐太宗李世民欲用佛教教化当地少数民族,故敕建了此龙兴讲寺。
沅陵,自古居水陆要冲,隐在武陵山与雪峰山之间,溪河纵横,山国水都,遍地巫风,玄秘诡谲。
在隋盛时期,沅陵古城附近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分布在武陵郡附近的少数民族,以古九黎、三苗部落后裔(有说是盘瓠蛮后裔)为主,世称五溪蛮,又被叫作武陵蛮。
带我们游览的是一个小沙弥,我们问他:龙兴讲寺的讲,是什么意思?
小沙弥早有准备,淡定地说:讲寺,即讲经说法的寺院。听师傅讲,据记载,唐朝时常有法师在此讲经,僧侣少时也有少二千人,多时超过三千人。
我们听了,纷纷发出赞叹之声。
凌轩问小沙弥:龙兴讲寺是否得到堪舆家布局?
小沙弥说:听师傅说,我们的寺院背靠虎溪山,前有燕子滩,左右酉水沅江在门前汇流,这里就是“双龙抢宝”格局。
我们听了纷纷点头!
凌轩为寺院添了香油钱后,我们就离开龙兴讲寺了。
当我们走出寺门,回头看,重重殿宇重檐飞角,回想刚才看到藻井彩绘美仑美奂、木结构装饰精雕细刻,我们都不舍得离开。
风吹过,周围发出沙沙的声音,原来寺门前两旁,对称种着数株巨大的古树,似是向我们传递着来自大唐的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