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接过东西,正欲离开。
听到小五这番话,反而不着急了。
他停下脚,回头一笑:
“小哥,汝知道离这里最近的城池吗?”
话音方落,小五眼眸微动,拍着胸脯道:
“官人,这事小人熟悉的不得了。”
说罢,他低头想了想,右手朝南边一指:
“官人,不瞒您说,咱们这儿离临渊府最近。
临渊府原本是个破县城,后来来了个大官。
自掏腰包地雇人修建城池,整田修通商路。
半年之后,临渊城就变得繁华起来了。”
杨昭听完小五所言,临机一动,问道:
“小哥,汝可知那大官的姓氏?”
小五想了会,开口地道:
“好像姓崔,不过已经调离此城了。
现在的府令好像姓赵,崔氏的姻亲。”
杨昭听完,内心一思索,
打算去临渊府碰碰运气。
于是,他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
递给小五,作为他帮他的报酬。
小五收好银子,朝他深鞠一躬:
“谢官人赏赐!”
杨昭朝他摆摆手,提着东西转身离开。
他把东西挂在马上,调转马头往南边而行。
小五看着杨昭的身影渐行渐远,用手掂了掂银子。
他的眼眸望向远处,感叹地道:
“这年头,像他这样的官人不多了。”
说完,他藏好银子,继续干活去了
.......
两个时辰后,离临渊府五里之地
杨昭骑着马来到这里。
此时,艳阳高照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用手帕擦了擦汗。
杨昭喝了口水,坐在马上朝不远处望去。
只见一座高大的城池映入他的眼帘。
城池上悬挂着一块红木色牌匾。
上面刻着三个小篆字“临渊府”
小主,
护城河上架着两座木桥,
行人源源不绝地过桥走到城门口。
城门口有数十名精兵把守,分为两队。
一名小将居中指挥,查验官府文书。
行人排好队,依次通过城门的查验。
杨昭见此,深吸口气。
他从包袱里拿出早已备好的文书,
骑着马慢慢地朝木桥而去。
等到了木桥,他从白马上下来,
右手握着缰绳,牵马而行。
不多时,杨昭跟着人流进入临渊府。
他朝东边走了一会,进入了紫金街。
街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杨昭问过行人,朝紫金街上最大的客栈
——“清风楼”而去。
清风楼是一座七层的木制高楼。
相传是北齐权臣所建,其内奢华。
历来是氏族权贵,文人墨客以及
江湖侠客在临渊府的落脚之处。
杨昭走进清风楼,环顾大堂。
他心中寻思:
这倒是一个打探消息的好去处。
想罢,杨昭便来到柜台,拿出银两递给掌柜的。
他语气平和,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