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知道侯爷体恤士卒之心。
可道路受大雨冲击泥泞不堪。
运粮过来至少要三五天的时间。”
杨昭听了阿仁的话,低下头来,细细思考。
半盏茶后,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阿仁:
“那就地征粮呢?来时,本侯知道离山谷不远处,有座小镇。”
言罢,阿仁苦笑一声:
“侯爷,那是座新建的小镇,名为泰宁镇。
镇上的百姓是被徐州氏族迁移过来的。
您也知道,这些年徐州没少盘剥百姓。
加之有好几年,粮食歉收,怕是......”
阿仁的话,给杨昭莫大的启发。
他仔细思考后,做出了决定:
“阿仁,你带一些士兵,打着晋王的旗号,前往泰宁镇征粮。”
话落,阿仁犹豫了一下,低声道:
“侯爷,晋王的旗号虽好,但在这里恐无用
百姓手中的粮草不多,只够自家食用。
如何肯献出来?强征的话,王爷和侯爷的名声.....“
杨昭自信地挥了挥手,言道:
“谁说要强征了,我军花五倍的价格购买粮草。
只要撑过大雨,以我军的精锐,定能消灭敌军。
等氏族大军全灭,他们手中的钱粮任由我等取之。
到时候再派人去还给泰宁镇的百姓,一举两得!”
说完,他凝视阿仁,笑道:
“杨管家掌管王府钱粮多年,荷包内钱财甚多。
阿仁,本侯听说,你是杨管家的亲信之一。
五倍购买粮食的钱财,你不会没有吧?”
阿仁听后,身子一颤,心说:
不愧是侯爷,连这种事情都能知道。
看来,购粮的事情是不去也要去了。
他不敢说谎,忙拍胸脯道:
“回禀侯爷,这些钱财小人手中有的是。
您放心,小人定会保障大军粮食不缺。”
话毕,杨昭轻嗯了一声,手一挥。
阿仁会意,向杨昭行了礼,急匆匆地出帐办事了。
******
几个时辰后,天色已晚。
杨昭和士兵们一起用罢晚饭,瞅了一眼天空。
天空中依然下着大雨,北风呼呼地撕裂着空气。
他慨叹一声,返身回帐。
没多久,他坐在椅子上,沉声说道:
“来人哪,传本侯军令,让来渊和来整两位将军到中军帐!”
帐外守候的士兵应了声“喏!”,便去前营寻找来氏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