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延平老将军走后不久,隋军依次进入城内,安抚军民。
杨广没有让谋臣和将领相陪,而是在杨昭的陪同下进了曹府。
此时,他看到丁延平留下的书信,感慨道:
“老将军真乃大仁大义之人也。
原以为还能给老将军接风。
没想到他走的是如此之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广的话说完,杨昭微笑地说:
“不仅如此,刚才曹双找过孩儿。
准备带领曹家军随咱们出征。
这样一来,我军又多了一支奇兵。”
杨广朝他微点头,说道:
“既然这样,为父准备把此地之事写成秘折。
让暗卫快马回京交给文风统领,不上书兵部了。”
杨昭听后,赞同道:
“孩儿也认为这样好。不仅能还老将军一个人情。
而且还不会让士族的人得到破城的消息。
更利于我军下一步计划,打敌人一个不防。”
杨广托着腮,同意道:
“为父就是这般考虑。能在长安为官的士族家中财力居多,圈养着许多禽鸟。
若是他们得到消息,及时放飞禽鸟,通知徐州士族。定会给我军带来阻扰。
不如剑走偏锋,直接从宫门进去,由文风统领交给父皇。”
言罢,杨昭出声附和道:
“文风统领为人正直,又是皇爷爷心腹。交给他最保险了。”
言毕,杨广拿起笔来,拿过宣纸。
他在宣纸上写道:
“儿臣向父皇报捷,我军已到沛县。
待休整过后,继续朝南进发。
另外,徐州曹家受人蒙蔽,起兵反叛。
今其家主幡然醒悟,自刎谢罪。
曹家前任家主乃丁老将军
老将军立功无数,一生为国
儿臣以为看其面上,可以饶过曹氏全族。
以示父皇对功臣的仁爱之心。”
杨广写完奏折,就把它交给杨昭。
杨昭接过,便走出府门,去联系暗卫了。